白顶溪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白顶溪鸲的图片

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英文名:White-capped Redstart)是雀形目鹟科的鸟类,自成一属。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颜色分界鲜明,野外极为容易辨识。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

中文学名:白顶溪鸲

拉丁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

英文俗名:White-capped Redstart

命名作者:Vigors,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白顶溪鸲属(Chaimarrornis)

繁殖区:古北界 : c, e, also to c Laos

非繁殖区:n India to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9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栗色/棕色

外形特征

白顶溪鸲(左),右为红尾水鸲
白顶溪鸲(左),右为红尾水鸲

体大(19厘米)的黑色及栗色溪鸲。雄雌同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

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为甚哀怨的尖亮上升音tseeit tseeit。鸣声为细弱的高低起伏哨音。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顶溪鸲:亚成鸟,头部带有鳞状斑纹(作者:汉源。陕西牛背梁。2007年7月)
白顶溪鸲:亚成鸟,头部带有鳞状斑纹(作者:汉源。陕西牛背梁。2007年7月)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雄鸟和北红尾鸲雄鸟的区别:两者都是黑背黑胸,红腹。白顶溪鸲头顶白色,北红尾鸲头顶灰色,在某些角度观察起来也容易混淆。但北红尾鸲双翅具有显著的白斑,腹部颜色偏黄,而白顶溪鸲的腹部颜色偏深红。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北红尾鸲:雄鸟(作者:CYF。2009年12月。香港)
红尾水鸲:雄鸟
红尾水鸲:雄鸟

地理分布

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

分布范围:中亚、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越冬至印度及印度支那。

分布范围:常见于中国多数地区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间溪流及河流。繁殖于上水头,可高至海拔4000米,但冬季沿河溪下迁。

生活习性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白顶溪鸲(作者:绿水青山。2009年11月)

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求偶时作奇特的摆晃头部的炫耀。爱翘尾巴。

生长繁殖

白顶溪鸲育雏
白顶溪鸲育雏

繁殖期约在4—6月初,有时6—7月间有第二窝。巢通常筑在山间急流岩岸的裂缝节、石头下、天然岩洞、树洞、岸旁树根间,偶尔也筑在水边或离水较远的树干上。巢隐藏得很好,不易被发现。

每窝通常产卵3—5枚。卵为淡绿或蓝绿色,杂以淡紫色粗斑。巢呈杯状或碗状,由苔藓混杂着细树根、落叶、蕨叶构成,内通常垫以细根,似毛发的纤维,偶尔还有兽毛等物。

双亲共同育雏,平均3—5分钟喂食一次,每天从早晨6时到晚9时,喂食时间长达15小时。亲鸟寻食范围约在10—50米间。

本文Hash:ca3159d7c5a0f9235424d50fc9c2c69b6608bc2e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