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巨隼的简介、食物

导读: 鸟种简介 食物

白喉巨隼的图片

白喉巨隼(学名:Phalcoboenus albogularis,英文名:White-throated Caracara)是隼科巨隼属的鸟类。

白喉巨隼分布在智利和阿根廷等地区,主要以腐肉和其他小动物为食

中文学名:白喉巨隼

拉丁学名:Phalcoboenus albogularis

英文俗名:White-throated Caracara

命名作者:Gould, 1837

中文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中文科名:隼科(Falconidae)

中文属名:巨隼属(Phalcoboenus)

繁殖区:南美洲 : s Chile, s Argentin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鸟种简介

白喉巨隼
白喉巨隼

英文名:White-throated Caracara

分布:智利和阿根廷

食物

腐肉和其他小动物

白腹灰蕉鹃的简介、食物、生长繁殖、体形、生活习性、地理分布

白腹灰蕉鹃的图片

白腹灰蕉鹃(学名:Corythaixoides leucogaster,英文名:White-bellied Go-away-bird)是蕉鹃科非洲灰蕉鹃属的鸟类。

白腹灰蕉鹃是鸟纲、鹃形目动物。草原蕉鹃的代表之一,也是非常喧噪的鸟。因喜食香蕉等植物性食物而得名。

中文学名:白腹灰蕉鹃

拉丁学名:Corythaixoides leucogaster

英文俗名:White-bellied Go-away-bird

命名作者:Rüppell, 1842

中文目名:蕉鹃目(Musophagiformes)

中文科名:蕉鹃科(Musophagidae)

中文属名:非洲灰蕉鹃属(Corythaixoides)

繁殖区:非洲 : 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白腹灰蕉鹃
白腹灰蕉鹃

蕉鹃科(Musophagidae),蕉鹃是鹃形目中自己孵卵育雏,喜食香蕉等植物性食物的类群。

拉丁文学名:Criniferoides leucogaster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鹃形目 Cuculiformes

科: 蕉鹃科 Musophagidae

属 蓝蕉鹃属(Corythaeola}

冠蕉鹃属(Tauraco)

(Ruwenzorornis)

蕉鹃属(Musophaga)

(Corythaixoides)

(Crinifer)

食物

白腹灰蕉鹃
白腹灰蕉鹃

为什么叫蕉鹃呢?顾名思义,蕉鹃嗜吃香蕉,主要是植食性鸟类,偶尔也吃昆虫,特别是在繁殖季节。

生长繁殖

蕉鹃不同于它的近亲杜鹃有巢寄生现象,蕉鹃自己孵卵育雏。

体形

蕉鹃体长一般40~50厘米,身体色彩艳丽,大蓝蕉鹃体长可达75厘米,体重约1千克,是最大的鹃。

生活习性

森林中的蕉鹃堪称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活跃于雨林中树冠的顶层,它们有着熟练的攀爬技巧。某些种类的蕉鹃甚至可以生活在非洲最高的山峰上。

蕉鹃羽色鲜艳,常有漂亮的羽冠,栖息于非洲的森林和高山地区,有5属12种。

地理分布

蕉鹃是中型攀禽,属于鹃形目、蕉鹃科。是特产于非洲的一个科,世界其它各地都不产蕉鹃。蕉鹃共有23种,主要栖息于非洲萨王纳稀树草原和雨林。白腹灰蕉鹃是草原蕉鹃的代表之一,也是非常喧噪的鸟。

水栖苇莺的简介、食物

水栖苇莺的图片

水栖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paludicola,英文名:Aquatic Warbler)是苇莺科苇莺属的鸟类。

水栖苇莺,水栖苇莺。

中文学名:水栖苇莺

拉丁学名:Acrocephalus paludicola

英文俗名:Aquatic Warbler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苇莺科(Acrocephalidae)

中文属名:苇莺属(Acrocephal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e Europe

非繁殖区:w, c 非洲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主要羽色:褐色

鸟种简介

水栖苇莺是全球易危物种。大量的水栖苇莺在从位于欧洲的繁殖地迁往非洲越冬时候,都会在法国的西北部湿地停留补充能量。文章说水栖苇莺在整个夏季都在迁徙,但高峰是在八月的第三个星期,但也有部分水栖苇莺并不在中途停留。作者指出没有证据说明水栖苇莺有大西洋和地中海两条迁徙路线,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发现的水栖苇莺是从法国大西洋沿岸迁徙过来的。法国指定的30个特别保护区里都有水栖苇莺迁徙路过,但没有一个是专门为该鸟种特别指定的。

食物

苇莺是主要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它的食物有蜘蛛、蚁类、豆粮、甲虫、水生昆虫以及蜗牛等。曾见有大苇莺的胃内全部是鳞翅目夜蛾类的害虫。此外,它们也吃一些水生植物种子。根据其食性,大苇莺是有益于农业的鸟类,应加以保护。大苇莺是我国夏候鸟,夏季几乎遍布于我国各地的水域附近苇草丛中,秋季迁飞至南方越冬。

白胸绣眼鸟的简介、生活习性、外形特征、食物、生长繁殖、威胁、保护现状

白胸绣眼鸟的图片

白胸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abyssinicus,英文名:Abyssinian White-eye)是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

白胸绣眼鸟(读音:bái xiōng xiù yǎn niǎo)又名诺福克绣眼,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是诺福克岛特有的一种绣眼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之一。

中文学名:白胸绣眼鸟

拉丁学名:Zosterops abyssinicus

英文俗名:Abyssinian White-eye

命名作者:Guérin-Méneville, 184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绣眼鸟科(Zosteropidae)

中文属名:绣眼鸟属(Zosterops)

繁殖区:非洲 : ne, ec, also s Arabian Peninsul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灰色

鸟种简介

白胸绣眼鸟
白胸绣眼鸟

白胸绣眼鸟(拼音:báixiōngxiùyǎnniǎo)(学名:Zosterops albogularis),又名诺福克绣眼,是诺福克岛特有的一种绣眼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自2000年起,澳大利亚政府就认为它们已经在岛上灭绝。

生活习性

白胸绣眼鸟
白胸绣眼鸟它们只栖息在诺福克岛近Pitt山5平方公里大的森林内。它们是独居的。白胸绣眼鸟非常活泼,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雌雄生活在一起,其他时候则集成大群。它们把巢建在不高却叶子茂密的树枝上,很难发现它们。

外形特征

白胸绣眼鸟长达14厘米,是最大的绣眼鸟之一。翼展阔7.5厘米及重约30克。它们的头部呈淡绿色,颈部呈橄榄绿色,喉咙及腹部白色。它们的眼圈是白色的。雄鸟及雌鸟相似。

食物

白胸绣眼鸟主要以小型虫类为食,吃果实、草莓、花蜜及昆虫,还能用舌头吸食花蜜。春末至夏末,

生长繁殖

在10月至12月的繁殖季节,它们会筑一个杯形的巢,巢用苔藓、细草、羽毛等建成,非常精巧。白胸绣眼鸟每窝产蛋4-5枚。孵化期为11日,雏鸟出生后11日就会换羽。

威胁

白胸绣眼鸟最大的威胁是失去栖息地及入侵物种。它们的衰落正值入侵的灰胸绣眼鸟在诺福克岛内自然化,白胸绣眼鸟被赶出灰胸绣眼鸟的繁殖区域。自1940年代起,大家鼠破坏了它们的巢,令它们于1962年就只余下50只。

保护现状

极危。

在1986年,澳大利亚和诺福克岛联合设立了面积465公顷的诺福克岛国家公园来挽救它们免于灭绝,并在公园内设置了防掠食者的围网,但是1980年的正式勘察却未能发现它们。

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本文Hash:eb09d3544b624cb699e4fcfab3b9ef787de0d496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