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隼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白腹隼雕的图片

白腹隼雕(学名:Aquila fasciata,英文名:Bonelli’s Eagle)是鹰科雕属的鸟类。是一种猛禽,全长约70cm。眼先白,有黑色羽须,眼的后上缘有一不明显的白色眉纹。上体暗褐色,各羽基部白色。头顶羽呈矛状。亚成鸟下体棕栗色,腹部棕黄色。生活在山区丘陵和水源丰富的地方,用枝叶在高树或峭壁上营巢,通常产2枚卵,寒冷季节常到开阔地区游荡,捕捉鸟类和兽类等为食,但不吃腐肉,飞翔时速度很快,能发出尖锐的叫声。分布于非洲和欧洲南部到亚洲中、西部,印度,缅甸和中国南部。白腹隼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白腹隼雕

拉丁学名:Aquila fasciata

英文俗名:Bonelli’s Eagle

命名作者:Vieillot, 1822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雕属(Aquila)

繁殖区:古北界, 东洋界 : Spain to India to s China, also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01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白腹隼雕:形态特征图
白腹隼雕:形态特征图

体大(59厘米,一说70—74厘米,体形大小同草原雕差不多)的猛禽。翼尖深色,两翼及尾具细小横斑,剪影特征为两翼宽圆而略短,尾形长。

成鸟灰色的尾羽较长,上面具有7道不甚明显的黑褐色波浪形斑和宽阔的黑色亚端斑;翼下覆羽色深,具浅色的前缘;胸部色浅而具深色纵纹。成鸟飞行时上背具白色块斑。

幼鸟:翼具黑色后缘,沿大覆羽有深色横纹,其余覆羽色浅。上体大致褐色,头部皮黄色具深色纵纹,脸侧略暗。飞行时两翼平端。

虹膜-黄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叫声尖厉;作吱吱叫声如kie, kie, kikiki。

白腹隼雕:形态特征图
白腹隼雕:形态特征图
白腹隼雕:形态特征图
白腹隼雕:形态特征图
白腹隼雕:成鸟
白腹隼雕:成鸟
白腹隼雕:成鸟飞行图
白腹隼雕:成鸟飞行图
白腹隼雕:亚成鸟飞行图
白腹隼雕:亚成鸟飞行图
白腹隼雕:亚成鸟飞行图
白腹隼雕:亚成鸟飞行图

地理分布

白腹隼雕:地理分布图
白腹隼雕:地理分布图

白腹隼雕在国外分布于非洲北部、欧洲南部、亚洲西部、中部、南部和东南部,共分化为3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其中在北京、河北为旅鸟,但极罕见, 上海仅有早期的文献记录,可能是冬候鸟或迷鸟,在长江流域以及其他地区均为留鸟,也较为罕见。

分布范围:北非、欧亚大陆、印度及中国东部;越冬于小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不常见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广西西南部、广东、贵州、湖北、长江中游地区、福建及浙江。有记录迷鸟夏季至河北。

生活习性

白腹隼雕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地森林中的悬崖和河谷岸边的岩石上,尤其是富有灌丛的荒山和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谷地带。非繁殖期也常沿着海岸、河谷进入到山脚平原、沼泽、甚至半荒漠地区。性情较为大胆而凶猛,行动迅速。常单独活动,不善于鸣叫。飞翔时两翅不断煽动,多在低空鼓翼飞行,很少在高空翱翔和滑翔。

主要以鼠类、水鸟、鸡类、岩鸽、斑鸠、鸦类和其他中小型鸟类为食,也吃野兔、爬行类和大的昆虫。

白腹隼雕亚成鸟抓了一只小白鹭
白腹隼雕亚成鸟抓了一只小白鹭
白腹隼雕成鸟在飞行
白腹隼雕成鸟在飞行

生长繁殖

白腹隼雕育雏
白腹隼雕育雏

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河谷岸边的悬崖上或树上。巢的结构较庞大,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有少许细枝。

每窝产卵1一3枚,通常2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一般没有斑点,有的在钝端有少许黄褐色斑。孵卵由亲鸟轮流承担,护巢性很强。孵化期为42—43天。

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的时候全身被有白色绒羽,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60一80天后羽毛才能丰满,然后离巢。

保护现状

白腹隼雕亚成鸟头部特写
白腹隼雕亚成鸟头部特写

保护等级:CITES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级, 国家重点保护Ⅱ级

靴隼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靴隼雕的图片

靴隼雕(学名:Hieraaetus pennatus,英文名:Booted Eagle)属鹰科隼雕属,中型鹰类,主要产于新疆、东北、河北。习性同棕腹隼雕。多生活于森林或林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法国。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靴隼雕

拉丁学名:Hieraaetus pennatus

英文俗名:Booted Eagle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8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隼雕属(Hieraaetus)

繁殖区:古北界 : sw, sc

非繁殖区:非洲,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02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靴隼雕
靴隼雕

体型略小(50厘米),胸棕色(深色型)或淡皮黄色(浅色型),无冠羽,腿被羽。上体褐色具黑色和皮黄色杂斑,两翼及尾褐色深。飞行时深色的初级飞羽与皮黄色(浅色型)或棕色(深色型)的翼下覆羽成强烈对比。尾下色浅。

虹膜-褐色;嘴-近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高且薄的叫声keee。

靴隼雕
靴隼雕
靴隼雕:成鸟头部细节
靴隼雕:成鸟头部细节
靴隼雕:深色型,飞行图(俯视)
靴隼雕:深色型,飞行图(俯视)
靴隼雕:深色型,飞行图(仰视)
靴隼雕:深色型,飞行图(仰视)
靴隼雕:浅色型
靴隼雕:浅色型
靴隼雕:浅色型
靴隼雕:浅色型

地理分布

靴隼雕
靴隼雕

产于新疆、东北、河北。在新疆天山一带繁殖,冬季偶见于东北、河北一带越冬。

分布范围:繁殖于非洲、欧亚大陆的西南部、印度西北部及中国北部;冬季南迁至非洲、印度;迷鸟至东南亚。

分布状况: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库尔勒及西藏北部。罕见候鸟于中国东北及华东的多个地方。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林缘,以鼠和小鸟为食。常常在天空中往复盘旋,飞翔速度很快。

靴隼雕
靴隼雕
靴隼雕
靴隼雕

生长繁殖

靴隼雕:雌鸟和雏鸟
靴隼雕:雌鸟和雏鸟

5~6月份繁殖。

保护现状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腹鱼狗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腹鱼狗的图片

白腹鱼狗(学名:Megaceryle alcyon,英文名:Belted Kingfisher)是佛法僧目翠鸟科大鱼狗属的鸟类,又叫做带鱼狗。颈部及下体白色,前胸具深色环带,雌鸟腹部还具有棕色环带。前额和头顶部是深蓝色羽毛,眼先白色。两颊黑色。生活在不同类型的水生境。湖泊、山涧、海岸、红树林、海湾、沼泽、河流、水库和平静的海面。主要食物包括鱼,大多是鳟鱼,杜父鱼和大西洋鲑鱼,通常消耗小鱼。分布于美洲。

中文学名:白腹鱼狗

拉丁学名:Megaceryle alcyon

英文俗名:Belted Kingfish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大鱼狗属(Megaceryle)

繁殖区:北美洲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中美洲, n 南美洲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白腹鱼狗:形态特征图
白腹鱼狗:形态特征图
白腹鱼狗:形态特征图
白腹鱼狗:形态特征图

白腹鱼狗身长28 – 35 cm ,翼展48 – 58 cm,体重140-170 g。前额和头顶部是深蓝色羽毛,眼先白色。两颊黑色。白领,脖子上的黑圈有时断续。翕,背部,尾巴,翅膀深棕色。背部羽毛有鳞片状斑纹。底部和分尾完全是白色的,或多或少有浅黄色,粉红色或黄色色调。有些鸟的下颏,喉咙及胸部的镶着精细黑色纹。

头部有灰色羽冠,头羽扩散到脖子上。喉咙和颈部白色,白腹和灰胸之间有棕色羽毛相杂。雌鸟有一个红色带叠加在腹部的灰色带之间。腿短,体重,头部和颈部的壮硕与身体其他部位特别不相称。

体形较大。嘴长而侧扁,峰脊圆;鼻沟显著;翼尖,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 枚短,第2或3枚最长;尾较嘴长;体羽黑白斑驳。

地理分布

白腹鱼狗:地理分布图
白腹鱼狗:地理分布图

广泛繁殖于北美洲,非繁殖地包括中美洲及南美洲。

生活习性

白腹鱼狗:雄鸟
白腹鱼狗:雄鸟
白腹鱼狗:雌鸟
白腹鱼狗:雌鸟

白腹鱼狗在威胁入侵者或当合作伙伴时,会发出清晰的鸣叫声,以示警告。白腹鱼狗生活在不同类型的水生境。湖泊、山涧、海岸、红树林、海湾、沼泽、河流、水库和平静的海面。

领地意识非常强,大多数的本土防卫措施是通过语音指令或呼声威慑对方。鸣声类似振动机械的敲击声。在两个伙伴之间则发生一种短尖叫威胁。寻找猎物的方法和其他翠鸟类似。该种迁移,尽管它们能够忍受北美气候中严酷的低温。

主要食物包括鱼,大多是鳟鱼,杜父鱼和大西洋鲑鱼,通常消耗小鱼。当鱼稀缺时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水生昆虫(蜻蜓),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其他类幼鸟,小型哺乳动物和浆果。

生长繁殖

白腹鱼狗:雌鸟在孵卵
白腹鱼狗:雌鸟在孵卵

在产卵期间,夫妇积极捍卫自己的领土。尤其是雄鸟,如果发现有图谋划不规者,它会立即作出反应,竖立起羽毛以警示侵略性。此物种单配制,雄鸟会给雌鸟献歌并提供食品给雌鸟。当配偶关系确定交配后,雌雄会共同沿堤岸选址,在松散的砂土或是黏土层挖一个长80厘米的鸟巢。鸟巢一般建在捕鱼区附近。雌鸟每次通常产6至8枚卵,孵化时间22至24天。父母双方轮流孵卵。幼鸟一般第二十八天离巢,但仍与父母同住三周。

保护现状

白腹鱼狗
白腹鱼狗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无危物种。

本文Hash:39ce8d2c7dcbe83d7a1a804a78aed8037f0d1b9e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