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小鸊鷉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名称类别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马岛小鸊鷉的图片

马岛小鸊鷉(学名:Tachybaptus pelzelnii,英文名:Madagascan Grebe)是鸊鷉科小鸊鷉属的鸟类。

马岛小鸊鷉是一种游禽。身体的主要羽毛是深棕色,头的上半部铅黑色尤如帽冠,眼睛以下、脸颊、前脖颈为灰白色,其余颈部为桔红色。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

中文学名:马岛小鸊鷉

拉丁学名:Tachybaptus pelzelnii

英文俗名:Madagascan Grebe

命名作者:Hartlaub, 1861

中文目名: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中文科名:鸊鷉科(Podicipedidae)

中文属名:小鸊鷉属(Tachybaptus)

繁殖区:非洲 : Madagascar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马岛小鸊鷉
马岛小鸊鷉
马岛小鸊鷉

【中文别名】马岛鸊鷉、马岛小鸊鷉

【拉丁学名】Tachybaptuspelzelnii

【命名时间】Hartlaub,1861

【英文名称】MadagascarGrebe

【科属分类】鸟纲、鸊鷉目、鸊鷉科

外形特征

马岛小鸊鷉
马岛小鸊鷉马岛小鸊鷉马岛小鸊鷉是一种游禽。身体的主要羽毛是深棕色,头的上半部铅黑色尤如帽冠,眼睛以下、脸颊、前脖颈为灰白色,其余颈部为桔红色。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雏为早成性。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马岛小鸊鷉
马岛小鸊鷉马岛小鸊鷉分布图

生活习性

马岛小鸊鷉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栖住。不善飞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行走在地上。能潜水觅食,一般潜水仅1—4m深。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小鱼和小草等。

生长繁殖

它们繁殖时在水边草丛中筑浮巢,用芦苇、杂草和一些粘土做成。马岛小鸊鷉卵每产2—7枚,色白,多为污物所染。雌雄轮流孵卵。卵约孵25天而出雏。雏属早成性,全身密生绒羽,能自由活动,在雏鸟孵出2—3周的时间,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本文Hash:39512cd50577429b0250d02d2b6fd229e4ea0a1b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