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

导读: 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档案信息 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小犬薰给大家整理了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的档案资料,包括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相关的详细信息。

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档案信息

物种名:奥氏螯蜂

拉丁名:Dryinus olmii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螯蜂科Dryinidae

资源编码:21131581156

描述:雌,体长6.9–7.0mm,前翅长6.4–6.5mm,产卵鞘长0.6–0.9mm。 头:触角不完整,余42节;复眼高度:复眼底缘与上颚的垂直距离=2.6:1.0;唇基高:内幕骨间距:幕骨复眼间距=1.0:3.0:2.0;颜面具粗糙皱纹;复眼具稀疏短毛;复眼高:颜面宽:头宽=1.0:1.5:2.7;颜面长(唇基背缘到触角槽前缘)为宽的0.67倍;额具粗糙刻纹,并具明显的中纵“Y”形脊,其延伸至中单眼前缘;背面观复眼长为上颊的2.2倍;头顶和上颊具粗糙皱纹;后单眼间最短距离:后单眼横向直径:后单复眼间最短距离=1.0:1.1:2.4;颚眼缝浅,不清晰;颚眼距长为上颚基部宽的1.4倍。 胸:胸大部分具粗糙皱纹和毛;胸部最大宽度等于头部最大宽度;胸长为高1.33倍;中胸盾片具明显中纵脊;前足基节沟完整,宽,具不规则刻纹;中胸侧板具横向线条状刻纹;后胸背板中央隆起区域呈脊状;并胸腹节具粗糙刻纹,中纵沟前端具短刻条,两侧具毛,中部突起处具放射状脊。 翅:前翅:r:3-SR:SR1=1.0:1.9:4.4;2-SR:3-SR:r-m=1.24:1.8:1.0;cu-a脉对叉或微弱后叉。后翅:后翅基部cu-a脉附近的毛明显退化;SC+R1:2-SC+R:1r-m=19:5:12;2-SC+R脉明显纵向。 足:前足腿节:胫节:跗节长之比=27:30:35;后足腿节:胫节:基跗节长之比=30:40:19,三者长分别为宽的3.3,6.7和4.8倍;后足胫节端距长为其基跗节的0.32和0.37倍。 腹:腹背板具粗糙皱纹;最大宽为最大长的0.8倍;腹部背板末端脊粗壮;产卵鞘超过腹部末端脊的长度为脊长的0.4倍。 体色:体主要黄色;复眼、单眼、上颚端部、跗爪、产卵鞘黑褐色;触角暗褐色(柄节和梗节黄褐色);翅膜稍染黄色,翅痣和翅脉主要黄或黄褐色,C+SC+R、1-R1脉和翅痣端部均为黄褐色。 雄虫:体长5.1mm,前翅长4.6mm;触角49节;其余特征与雌虫相似。 生物学:不详。

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

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

奥氏螯蜂 Dryinus olmii

平台号:2133C0001600009573

标本号:934711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标本馆昆虫科学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浙江省

产地1:ZJ

采集人:吴鸿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正模

单位:浙江大学标本馆昆虫科学研究所标本馆

奥氏常足螯蜂 Aphelopus olmii

动物百科小编离家小猫三两只给大家整理了奥氏常足螯蜂 Aphelopus olmii的档案资料,包括奥氏常足螯蜂 Aphelopus olmii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奥氏常足螯蜂 Aphelopus olmii相关的详细信息。

奥氏常足螯蜂 Aphelopus olmii档案信息

物种名:奥氏常足螯蜂

拉丁名:Aphelopus olmii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螯蜂科Dryinidae

资源编码:21131581156

描述:雌,体长3.1–4.2mm,前翅长3.0–4.0mm,产卵鞘长0.4–0.5mm。 头:触角25节;端鞭节末端尖锐,长约为宽的2.8倍;第1鞭节长约为宽的1.8倍,分别为第2、3鞭节长的1.1和1.2倍;第3鞭节长为宽的1.5倍;唇基高度:内幕骨间距:颚眼间距=3:10:5;唇基具稀疏短毛;复眼内缘不凹陷;颜面具细微颗粒和短毛,两侧稍密;复眼高度:颜面宽度:头宽=10:14:29;额在触角槽后方微凹陷,具浅中纵沟;额具细微颗粒;头顶具细微颗粒和短毛;后单眼间距:后单眼横向直径:后单眼与复眼间最短距离=2:2:5;上颊光亮,在复眼后方收窄。 胸:长为高的1.5–1.7倍;中胸盾片光亮,侧叶密布短毛;盾纵沟浅,沿其整个长度具短毛;小盾片前沟中等宽,具平行短刻条;小盾片光亮,端部具密短毛;后胸背板中央区域隆起;并胸腹节光滑,中基毛稀短,两侧毛相对密长,后端具短中脊。 翅:前翅:SR1:3-SR:r=15:8:4;1-SR+M脉直,长为1-M脉的1.3倍;2-SR:3-SR:r-m=3:4:2;m-cu脉直,长与2-SR+M脉约相等;C+SC+R与1-SR脉间夹角为80o;cu-a脉对叉;后翅:SC+R1:2-SC+R:1r-m=13:4:6。 足:前足腿节,胫节和跗节长之比=19:21:24;后足腿节,胫节和基跗节长之比=31:43:15,三者长分别为其最大宽的4.4,8.6和5.0倍;后足胫节端距为基跗节长的0.3和0.4倍。 腹:第1腹背板长为端宽的0.5–0.6倍,端中隆起区表面具粗糙刻纹,侧沟具平行短刻条,背板至端部渐宽,两侧不平行;第2腹背板密布刻纹,中部具带状光滑隆起区,侧纵沟微弱;第2、3腹背板间缝深、宽,具平行短刻条,中央弯曲;第3腹背板前侧具极微弱隆起;第2–7腹背板具相同刻纹;产卵鞘长为前翅的0.1倍。 体色:体色变异较大,但主要黑褐色;头和胸有时主要红黄色,但触角、复眼、上颚端部、单眼区、中胸侧板腹面、后胸背板、后胸侧板、并胸腹节黑褐色,有时标本头背面大部分和胸均黑褐色,足主要黑褐色(前足腿节端部和胫节基部稍染红黄色)至大部分红黄色,翅膜浅褐色,翅痣和翅脉黄褐色至黑褐色。 雄虫:不详。 生物学:寄主为鳞翅目舟蛾科Notodontidae的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Linnaeus,1758)(Watanabe,1937)。 17.12颚钩茧蜂亚属UncobraconPapp,1996 形态特征:体色变异大,主要为黄色或红黄色至黑褐色;体长4.0–9.0mm;触角约等于体长,中部鞭节长大于宽;上颚端后侧具钩状突起;头上颊明显收缩;胸主要光滑,盾纵沟凹陷深;小盾片前沟宽,深,具稀疏平行短刻条;并胸腹节具完整的中纵脊,或中部具皱褶,形成中纵沟;前翅第2亚缘室宽,中等长;后翅2-SC+R1脉纵向,较长;腹背板大部分具明显刻纹。 生物学:寄生鞘翅目卷象科Attelabidae齿带卷叶象Apoderusbalteatus(Roelofs,1874)。 注:该亚属现已知3种,中国分布1种。本次研究另发现2新种和1新记录种。 中国颚钩茧蜂亚属Uncobracon种检索表 1.体几乎完全黄褐色(除后足胫节端半部、跗节和跗爪暗褐色,单眼区有时黑褐色);产卵鞘长为前翅的0.4–0.5倍帕氏颚钩茧蜂B.(U.)pappi -体主要红黄色或黄褐色至黑褐色,至少腹部背板大部分或完全黑褐色;产卵鞘长为前翅的0.5–0.6倍 2.小盾片前沟相对较窄,具至少8条平行短刻条;背面观复眼高为上颊长的1.8倍;腹部背板完全黑褐色三色颚钩茧蜂B.(U.)tricoloratus -小盾片前沟相当宽,具稀疏(4条)平行短刻条;背面观复眼高为上颊长的2.2–2.6倍;腹部背板不完全黑褐色3 3.腹部背板主要黑褐色,第1、2腹背板黄白色具黑斑;并胸腹节具完整中纵脊;第2腹背板中基隆起区末端与中纵脊相接;背面观复眼高为上颊长的2.6倍;后足腿节长为最大宽的4.6 倍 宽沟颚钩茧蜂B.(U.)eurysulcatasp.nov. -腹部背板主要黑褐色,但第3–5腹背板侧缘、第6腹背板(除前缘中部)黄白色,第7腹背板黄褐色;并胸腹节具中纵沟,末端具短脊;第2腹背板中基隆起区末端不形成中纵脊;背面观复眼高为上颊长的2.2倍;后足腿节长为最大宽的3.2倍龙王山颚钩茧蜂B.(U.)longwangshanensissp.nov.

奥氏常足螯蜂 Aphelopus olmii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33C0001600009334

标本号:944963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标本馆昆虫科学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浙江省

产地1:ZJ

采集人:何俊华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浙江大学标本馆昆虫科学研究所标本馆

波缘螯蜂 Dryinus undatomarginis

动物百科小编啪啪兔给大家整理了波缘螯蜂 Dryinus undatomarginis的档案资料,包括波缘螯蜂 Dryinus undatomargini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波缘螯蜂 Dryinus undatomarginis相关的详细信息。

波缘螯蜂 Dryinus undatomarginis档案信息

物种名:波缘螯蜂

拉丁名:Dryinus undatomarginis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螯蜂科Dryinidae

资源编码:21131581156

描述:雌,体长15.0–20.5mm,前翅长12.5–17.0mm,产卵鞘长15.5–23.0mm。 头:触角66节,端鞭节长为最大宽的1.5倍,第1鞭节长分别为第2、3鞭节长的1.3和1.6倍,后者长与最大宽约等长;内幕骨间距:幕骨复眼间距=33:18。唇基光滑,光亮并富有光泽,唇基毛排成一排;颜面两侧具稀疏长毛,唇基上方具隆起区,其邻近凹陷区光亮;复眼后头处最宽;复眼间距:头宽=14:25;复眼后头长:复眼水平长=0.69–0.83:1。额除触角槽后方的中纵向沟外,均具密毛;后单眼间距:后单眼横向直径:后单复眼间最短距离=15:12:40。 胸:光亮,具稀疏短毛,后端毛稍长,有时两侧毛较密,胸长约为高的1.67–1.71倍;中胸盾片中叶隆起强烈,盾纵沟基半部深;小盾片前沟中央窄且浅,两侧宽且深,光滑;小盾片光亮,具非常稀疏的短绒毛;后胸背板中央区域具近三角形隆起区,并胸腹节中央具稀疏或密集短毛,两侧毛相对密长。 翅:前翅:SR1:3-SR:r=(85:74:12)–(85:60:12);1-SR+M脉中部或近中部微弱弯曲,约为1-M脉长的1.0倍;m-cu脉直,长为2-SR+M脉的2.21倍;2-SR:3-SR:r-m=(42:104:51)–(42:87:40);3-CU1脉通常后1/3处扩展;后翅:2-SC+R脉横向,内斜;后翅1r-m脉为SC+R1的1.39–1.43倍。 足:前足腿节:胫节:跗节长之比=15:17:21,胫节的前侧方覆有密粗毛,基跗节长为宽的4.5倍;后足腿节:胫节:基跗节长之比=68:106:43,基跗节长为宽的7.82倍。 腹:第1腹背板长为宽的1.0–1.14倍,中部隆起区具中纵凹陷沟,延伸到背脊的中部至后方;第2腹背板宽为长的1.67–1.93倍,基部具向后分离的侧纵沟,在中线两侧中央部分具1对深浅不一的坑;第2、3腹背板间缝极窄,但明显而完整;第3腹背板具前侧区,具向后汇集的前侧沟,横中凹陷沟不明显;第4–5背板完全光滑;产卵鞘为前翅长的1.12–1.32倍。 体色:触角和产卵鞘黑色,头和体黄褐色,或腹部略呈红褐色,足黄褐色,后足跗节黑褐色。翅基部黄色,端部褐色,前翅端部褐色未延伸至缘室和第二亚缘室,翅痣基半部具完整的黄色或黄灰色横带。 生物学:不详。

波缘螯蜂 Dryinus undatomargini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33C0001600009564

标本号:834225

标本馆:ZJU

国家:中国

单位:浙江大学标本馆昆虫科学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浙江省

产地1:ZJ

采集人:万兴生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浙江大学标本馆昆虫科学研究所标本馆

本文Hash:876a925b6ad7fe9b77f5a378473d3fd1b319abb0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