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导读: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档案信息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标本资料

动物百科小编米熊 ゝ给大家整理了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的档案资料,包括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的图片、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所属门、纲、目、科及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描述介绍、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标本等与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相关的详细信息。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档案信息

物种名:灰卷尾

拉丁名:Dicrurus leucophae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卷尾科Dicruridae

资源编码:21131113165

描述:灰卷尾海南亚种雄性成鸟(繁殖羽):上体羽色呈深灰黑色,但个别标本呈烟灰色;前额基部黑褐色;上体羽自头顶、背部至尾上覆羽均为深灰黑色;头侧眼先、眼周、脸颊部及耳羽区,形成污白色块斑,并微沾灰色,分界模糊不甚明显;翅初级飞羽、尾羽均黑褐色;下体羽稍浅淡;翅下覆羽和腋羽烟灰色,具浅淡污灰白色羽端缘。雌性成鸟;酷似雄鸟,羽色稍微暗淡些。虹膜橙红色;嘴、跗蹠与趾、爪均黑色。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平台号:2111CX001200000375

标本号:BJFCAV20120325

标本馆:BJFC

国家:中国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采集地:福建省

产地1:FJ

产地2:福州市

采集人:采集队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标本记载2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平台号:2131CX001200004768

标本号:3159

标本馆:SSTM

国家:中国

采集地:福建省

产地1:FJ

采集人:唐启旺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标本记载3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平台号:2131CX001200004767

标本号:3150

标本馆:SSTM

国家:中国

采集地:福建省

产地1:FJ

采集人:唐启旺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标本记载4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平台号:2131CX001200003401

标本号:3157

标本馆:SSTM

国家:中国

采集地:福建省

产地1:FJ

采集人:唐启旺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标本记载5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平台号:2131CX001200003400

标本号:3156

标本馆:SSTM

国家:中国

采集地:福建省

产地1:FJ

采集人:唐启旺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标本记载6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phaeus

平台号:2131CX001200003399

标本号:3155

标本馆:SSTM

国家:中国

采集地:福建省

产地1:FJ

采集人:唐启旺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

动物百科小编、铃铛羊给大家整理了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的档案资料,包括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的图片、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所属门、纲、目、科及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描述介绍、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标本等与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相关的详细信息。

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

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档案信息

物种名:灰卷尾

拉丁名: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卷尾科Dicruridae

资源编码:21131113165

描述:描述:中等体型(28厘米)的灰色卷尾。脸偏白,尾长而深开叉。各亚种色度不同。亚种leucogenis色较浅,hopwoodi较其他亚种色深,salangensis眼先黑色,hopwoodi 脸无浅色块。 虹膜-橙红;嘴-灰黑;脚-黑色。 叫声:清晰嘹亮的鸣声huur-uur-cheluu或wee-peet, wee-peet。另有咪咪叫声及模仿其他鸟的叫声,据称有时在夜里作叫。 分布范围:阿富汗至中国、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及季候鸟,分布在海拔600~2500米的丘陵和山区开阔林地及林缘,但在云南可高至近4000米。亚种leucogenis从吉林及黑龙江南部至华东至东南;salangensis在华中及华南,越冬于海南岛;hopwoodi在西南及西藏南部;innexus为留鸟于海南岛。 习性:成对活动,立于林间空地的裸露树枝或藤条,捕食过往昆虫,攀高捕捉飞蛾或俯冲捕捉飞行中的猎物。

灰卷尾 Dicrurus dicrurus leucophaeus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52CX001200000835

标本号:GZNU401645

标本馆:GZNU

国家:中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贵州省

产地1:GZ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2

平台号:2152CX001200000826

标本号:GZNU401395

标本馆:GZNU

国家:中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贵州省

产地1:GZ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3

平台号:2152CX001200000825

标本号:GZNU401394

标本馆:GZNU

国家:中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贵州省

产地1:GZ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4

平台号:2152CX001200000824

标本号:GZNU401392

标本馆:GZNU

国家:中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贵州省

产地1:GZ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5

平台号:2152CX001200000823

标本号:GZNU401391

标本馆:GZNU

国家:中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贵州省

产地1:GZ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6

平台号:2152CX001200000759

标本号:GZNU401402

标本馆:GZNU

国家:中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贵州省

产地1:GZ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动物百科小编微微虫给大家整理了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的档案资料,包括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相关的详细信息。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档案信息

物种名:灰卷尾

拉丁名:Dicrurus leucogeny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卷尾科Dicruridae

资源编码:21131113165

描述:蔡其侃:1998:形态描述鉴别特征 通常体羽灰色,由地区亚种差异,有浅法兰绒灰、深蓝灰和暗石板灰色,某些深灰色类型,羽缀蓝色光泽;嘴型侧扁,在鼻孔处的宽度与厚度几相等;头侧脸颊部具白斑块,或斑块分界不显,以至消失。形态 (依普通亚种) 雄性成鸟(繁殖羽):全身羽色呈法兰绒浅灰色;鼻须及前额基部绒黑色;眼先,眼周,脸颊部及耳羽区,连成界限清晰的纯白块斑,并稍向后上方,伸延到上颈侧部;上体自头顶、背部、腰部至尾上覆羽均呈法兰绒浅灰色;尾羽淡灰,并具隐约不显的浅灰褐色横斑端稍向外卷曲,外翈窄狭,稍缀褐灰色;双翅表面浅灰色,飞羽轴灰褐色,初级飞羽端尖灰褐色;翅下覆羽及腋羽淡灰白色。下体颏部灰褐色;喉胸部淡灰;腹部转为浅淡灰色;下腹至尾下覆羽近灰白色。雌性成鸟:体形较雄鸟为小,羽色近似雄鸟但显然稍为暗淡些。幼鸟:体羽暗灰褐色;头侧脸颊部白块斑的界限不甚清晰;翅角腕关节缘具灰白斑,翅下覆羽及腋羽亦呈灰白斑。虹膜橙红色;嘴、跗蹠与趾、爪均黑色。量衡度: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12) 46.8 271 25.5 142.8 143 19.3(42—53) (256—284) (24—27) (136—146) (135—157) (18—21)♀♀(6) 45—50 257—263 23.2—26 132—143 125—142 19—19.8蔡其侃:1998:生物学描述生态 灰卷尾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带、村庄附近、河谷、或山区;通常成对或单个停留在高大乔木树冠顶端,或山区岩石顶上;在北京龙潭湖公园内5月10日见它栖于高大杨树顶端枝上;在陕西秦岭栖息于海拨1150m以上山区(郑作新等,1976);在贵州栖息于海拔400—11OOm,活动于针阔叶混交林和村寨边,成群活动于乔木树冠顶端(吴至康等,1986);活动于林间旷野,飞行时结小群或成对,翻腾于空中追捕空中飞行的昆虫,飞行时而展翅升空,时而闭合双翅,作波浪式滑翔;鸣声粗厉而嘈杂;4月中旬在海南岛吊罗山区,解剖雄鸟睾丸极形膨大,睾丸表面血丝明显;5月下旬在海南陵水,能见到亲鸟衔食喂育幼雏。巢置于阔叶高大乔木树冠岔枝间,距地面约10m以上;灰卷尾繁殖期:在海南岛4—6月间,在华东区则为5—7月间;现就北京博物馆在南京采得巢和卵测量记录如下:灰卷尾的巢量度(mm)及窝卵数日期 采集地 巢内径 巢外径 巢高 巢深 卵数Ⅵ—15 江苏南京 75—80 110—116 36 22 2Ⅵ—15 江苏南京 80—80 110—120 45 24 2Ⅵ—19 南京幕府山 80—106 125—142 52 28 2灰卷尾通常产卵3—4枚,卵壳颜色多变异,壳呈乳白、橙粉或粉红色;壳表面杂有灰色、暗棕褐色、褐红色和棕黄色点斑或大小不规则的斑块和渍斑,一般在卵的钝端斑点较密集。6枚卵径为24—26.5mm×17.5—19mm。灰卷尾的巢构造细致而精巧,呈浅杯状;内壁层是以细枯草、根须、杂草花穗、植物细纤维等编织而成,中间杂以枯干碎叶片;巢的外层由细小树枝、叶柄、树皮碎片组成;巢缘及巢外并覆以伪装与加固物质,如地衣碎片、苔藓、蜘蛛网丝、动物绒毛纤维等。解剖分析10个鸟胃(5、6、7月),仅有个别植物果实与种子碎片,而以昆虫碎片为主;其中有鞘翅类、膜翅类、鳞翅类蛹及一些幼虫尸体,这些多是树木、苗圃、果园、农作物为害甚大的有害昆虫。特别在育雏期间,能大量消灭危害甚大的蛹、蛾、幼虫等,对自然界中生物防治、保护作物有重要作用。蔡其侃:1998:分类讨论亚种分化 灰卷尾分化有14个亚种,经研究,它们可分别归并为2个类群,颊部具白色块斑类群和无块斑类群。中国分布有4个亚种,其中西南亚种 D.l.hopwoodi 属无白色块斑类群,其他3个亚种属具白色块斑类群。亚种检 1.头侧有白色块斑……………………………………………………………………………………2头侧无白色块斑;上体羽深灰黑色,有蓝色光泽……………………西南亚种 D.l.hopwoodi2.上体羽色较浅淡灰色,头侧白色块斑较大而显著…………………普通亚种 D.l.leucogenis上体羽色呈深灰色,头侧白色块斑较小,而常沾带污黄色………华南亚种 D.l.salangensis上体羽色呈灰黑色更深,但较西南亚种浅;眼先和耳羽污白色,块斑分界不明显而模糊不清………………………………………………………………………………海南亚种 D.l.innexus分类讨论 我国境内现已知灰卷尾有4个亚种,普通亚种D.l.leucogenis是亚种中色泽较浅淡的种类,体羽呈浅淡法兰绒灰色,头部两侧脸颊处的纯白色块斑界限清晰,并稍向后上方伸延到上颈项侧部;前额基部绒黑色与头顶浅淡灰色,对比鲜明;翅下覆羽和腋羽近灰白,是我国灰卷尾体色最浅淡的亚种。西南亚种D.l.hopwoodi是体羽呈深灰黑色,沾有蓝色光泽;头侧无白色块斑,这部分羽呈黑褐色;体形较大;尾叉亦较其他亚种为深些。华南亚种 D.l.salangensis体羽呈深灰色,介于前两亚种之间,体羽色较普通亚种为深暗些;但与西南亚种比较,则显然为浅些;头侧白块斑小,常沾带污黄色;颊部和耳羽污白并缀灰褐色;翅下覆羽和腋羽呈暗灰色。海南亚种D.l.innexus体形最小,体羽呈深灰色;与西南亚种比较,显然稍为浅淡些;眼先及耳羽区污白,形成脸颊部的块斑,界限轮廓模糊不清;尾叉深度小于西南亚种,而大于前两亚种;从体羽深浅度看:分布于长江流域北部和华北地区的普通亚种体羽最浅淡;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两广西部的西南亚种体羽最深,上体呈深灰黑色。但以上4个亚种之间,亦有居间类型存在,在亚种间有混交现象,甚至在同一季节、地区与生境,个别标本体羽差别很大,今后应研究亚种间的分布区交错地带的大小以及亚种划分是否符合75 % 法则,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平台号:2141C0001200001293

标本号:739020037

标本馆:HNU

国家:中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2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平台号:2141C0001200001292

标本号:739020036

标本馆:HNU

国家:中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3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平台号:2141C0001200001291

标本号:739020035

标本馆:HNU

国家:中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4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平台号:2141C0001200001081

标本号:7390200311

标本馆:HNU

国家:中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5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平台号:2141C0001200001080

标本号:7390200310

标本馆:HNU

国家:中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6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灰卷尾 Dicrurus leucogenys

平台号:2141C0001200001079

标本号:739020039

标本馆:HNU

国家:中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本文Hash:f950ba301505b1b665ea50442ab81e9ecefdd5ff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