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

导读: 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档案信息 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标本资料 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骑着马奔跑的驴给大家整理了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的档案资料,包括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的图片、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所属门、纲、目、科及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描述介绍、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标本等与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相关的详细信息。

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

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档案信息

物种名:刀光鱼

拉丁名:Yarrella illustri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鲑形目 Salmoniformes

科:钻光鱼科 Gonostomat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171

描述:刀光鱼(学名:Polymetme illustris)为钻光鱼科刀光鱼属的鱼类。分布于澳洲、日本、非洲东岸以及南海等海域。参考文献:^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刀光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刀光鱼P.illustris(McCulloch);Knifeflashingfish体长形,侧扁,前部较高,后部较窄。头较大,顶缘高。吻端尖。吻中等大。眼侧上位,与吻几等长。口前位。口裂斜形,向后超过眼径。下颌前端较长。上下颌、犁骨、腭骨均有细尖的牙。鳃孔大,无假鳃。体被极易脱落的鳞。背鳍11;臀鳍29-30;胸鳍10-11;腹鳍7。鳃耙5+11。体长为体高5.5-6.3倍;为头长4.3-4.9倍。头部和腹部有许多发光器:靠近眼的下方1个,前鳃盖的上角1个,颏部2个,鳃盖膜9个,峡部10个,自胸鳍基到臀鳍前方为2行,上列一行18个,下列一行19个。尾柄下缘6个。体呈乳白色。体长216mm。系深海小型发光鱼类。生活在400-450m的深海里。通常不易捕到,极为稀少。分布于中国南海;国外见于日本、澳洲。

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11C0002400003336

标本号:43246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刀光鱼 Yarrella illustri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11C0002400018561

标本号:43245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广东省

产地1:GD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刀鱼

动物百科小编被鱼叼着的猫给大家整理了刀鱼的资料,包括刀鱼的图片资料、刀鱼的形态特征、刀鱼的生活习性、刀鱼的品种和种类、刀鱼的寿命等与刀鱼相关的详细信息。

刀鱼

刀鱼(学名CoiliaectenesJordan),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和鮰鱼一起被誉为“长江四鲜”。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长颌鲚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刀鱼产量逐年下降。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清明后,刀鱼肉质变老,俗称老刀。

中文学名长颌鲚,刀鱼拉丁学名CoiliaecetenesJordan别称刀鲚,刀鱼、苦初鱼二名法Coiliaecetenes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硬骨鱼纲目鲱形目科鳀科族鱼类属鲚属种长颌鲚分布区域长江/东海

目录

1外形特征2生活习性3生长繁殖4人工驯养5利用价值经济价值营养价值

刀鱼外形特征

刀鱼从头向尾部逐渐变细,腹部圆润,上颔长,超过胸鳍基部,胸鳍鳍条细长,有6个长的细丝,臀鳍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臀鳍软条80条,体长可达26厘米,体长、身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故而得名。一般体长18~25厘米、体重10~20克。吻短圆。口大而斜、下位。体侧两边被大而薄的圆鳞,腹具棱鳞,无侧线。胸鳍上部有丝状游离鳍条6根;背鳍、臀鳍各1个,臀鳍长直至尾尖与尾鳍相连,尾鳍小而成尖刀形。头及背部浅蓝色。体侧微黄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基部均呈米黄色,尾鳍边缘黑色。

刀鱼生活习性

刀鱼是典型的洄游鱼种之一。生殖季节从河口区进入淡水区,沿干流上溯至长江中游产场作生殖洄游。产卵后亲鱼分散在淡水中摄食,并陆续缓慢地顺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继续肥育。刀鱼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

刀鱼生长繁殖

平时生活在海里,部分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湖中也有,每年2~3月份亲鱼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每年春季3、4月进入生殖季节后,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长颌鲚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肥育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冬季,刀鱼不作远距离洄游,而聚集在近海深处越冬。刀鱼和鲥鱼、河鲀和鮰鱼一起被誉为“长江四鲜”。

刀鲚的性腺在洄游途中逐渐发育成熟,繁殖期为4~10月。该鱼对产卵场要求不严,多在泥质或砂质的S形或腰鼓形江段产卵,通常是刀鲚鱼汛集中的地段。1~2龄达性成熟,属一次性产卵鱼,绝对怀卵量一般在3万~4万粒。成熟卵粒具有油球,受精卵粒漂浮于上层水体孵化发育,幼鱼育肥至秋后或翌年入海。

刀鱼人工驯养

技术人员在水桶里面加了千分之五的海水晶[1],模拟出海水的生长环境,这样幼苗才能安全到达养殖基地。长江刀鱼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工作人员经过不断尝试后发现,采用水循环,模拟长江养殖模式,刀鱼可以较好地适应新环境。樊昌杰介绍到,技术人员每天不断地测定水池里的PH值、水质、溶解氧、氨氮含量,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刀鱼利用价值

刀鱼经济价值

清明节前的刀鱼,因处于长江入海口,淡水与海水的交界处,饵料丰富,肉质鲜嫩。由于产量锐减,物以稀为贵,网上曝出的长江刀鱼价格却令人乍舌,在6000元至1万元间不等。2012年,在江苏举办的长江刀鱼王公益拍卖会上,一条重325克的长江刀鱼王竟拍出了59000元的天价。2013年3月,在上海最大水产品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调查发现,刀鱼由2012年最高价位由每斤8千元跌至4百元。

刀鱼营养价值

野生刀鱼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养殖(P<0.05),而粗脂肪含量为则显著高于养殖(P<0.05),两者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和养殖肌肉鲜样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但在含量上养殖绝大多数氨基酸均显著高于野生刀鲚(P<0.05)。其中,养殖刀鲚氨基酸总量高出野生11.97%,鲜味氨基酸总量高出野生刀鲚14.12%。根据氨基酸评分(ASS)和化学评分(CS),野生和养殖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而养殖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显著高于野生(P<0.05)。由此得出,以活饵为食的养殖,其营养品质不会降低,完全可以替代野生。

秋刀鱼

动物百科小编被鱼叼着的猫给大家整理了秋刀鱼的资料,包括秋刀鱼的图片资料、秋刀鱼的形态特征、秋刀鱼的生活习性、秋刀鱼的品种和种类、秋刀鱼的寿命等与秋刀鱼相关的详细信息。

秋刀鱼

秋刀鱼是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其学名Cololabissaira取自日本纪伊半岛当地对此鱼种的名称,其中saira系俄语(сайра)。中文与日文的汉字都是'秋刀鱼'可能是源自于其体型脩长如刀,同时生产季节在秋天的缘故。秋刀鱼在部分东亚地区的食物料理是种很常见的鱼种。体型细圆,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游离小鳍;两颇多突起,但不呈长缘状,牙细弱;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白色,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黄色。

中文学名秋刀鱼拉丁学名CololabissairaBrevoort,1856别称竹刀鱼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纲硬骨鱼纲Osteichthyes亚纲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目颌针鱼目Beloniformes亚目颌针鱼亚目Belonoidei科竹刀鱼科Scomberesocidae属秋刀鱼属Cololabis亚属秋刀鱼C.saira分布区域北太平洋区(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墨西哥等海域)同种异名Scomberesoxsaira同种异名Scomberesoxbrevirostris英文名PacificSaury英文名Mackerel-pike英文名Skipper

目录

1形态特征2生活栖息3分布范围4繁殖方式5语言文化6保护级别7主要价值主要用途营养价值8扑捉方法9食用适宜人群食用做法储存方法如何挑选如何烹调如何食用

形态特征

本鱼体延长而纤细,侧扁。头较长,背面平坦,中央有1微弱棱线。口前位,前部平直,后部微斜

裂。两颚向前延伸短喙状,下颚较上颚突出。齿细小,两颌各1行,前部较集中,后部少或无。鳃耙细长,无假鳃[2]。胸鳍小,截形[3]。背鳍与臀鳍位于身体之后方。均无硬棘,其后方均具小鳍;背鳍具10~12枚软条及6~7枚小鳍,臀鳍具12~15枚软条[3]及7枚小鳍;腹鳍位于鳃盖后缘与臀鳍起点之间中央偏后下方;尾鳍深叉形[3],下叉稍长[2];脊椎骨62-69个[3];体被小圆鳞,易脱落[2];侧线下位,近腹缘。体背部及侧上方为暗灰青色,腹侧面银白色;体侧中央具一银蓝色纵带。体长可达35厘米。[4]

生活栖息

为表层洄游性鱼类[3],无胃,肠短;

秋刀鱼有几类天敌如海洋哺乳类、乌贼和鲔鱼、板鳃亚纲鱼类等,当逃离掠食者的时候,可以在水的表面上滑行。[3]

秋刀鱼是冷水性涧游鱼类,适温范围为10-24℃,15-18℃。虾类和卜足类,其次为鱼卵,挠足类为其比较稳定的饵料[1],摄饵活动主要在白天,夜里基本上不摄食。摄饵时的最适温度为15-21℃。

日本太平洋一侧的秋刀鱼从8月下旬到12月在北海道至东北地区南下徊游到达日本南方水域,而在日本海侧其南下洄游群不明显,从2月至7月进行北上徊游,到达北海道至千岛外海,其中其南下洄游群不明显。

秋刀鱼属中上层鱼类,栖息于水深0~230米的太平洋亚热带或温带海域中。[3]

分布范围

本鱼分布于北太平洋区,

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北纬67度-18度,东经137度-西经108度[3],喜欢的水温是摄氏15-18度。中国主要分布在黄海和山东东岸[2]。

繁殖方式

体长25厘米以上即成熟,在日本南部海域于秋季及冬季成熟,在日本北部海域则于初夏成熟会在流藻及潮境聚集而产卵,产卵时也会进入内湾,其卵具丝状突并依附于贝壳表面上[3]。

语言文化

在日文中,秋刀鱼也读sanma(さんま—秋刀鱼)[3],与sama(さま—様)即大人的读音相近。另外,其学名Cololabissaira取自日本纪伊半岛当地对此鱼种的名称。[4]

保护级别

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NE)[3]

CITES公约级别:未定[3]

主要价值

主要用途

本鱼属于经济鱼类。适合煎食或碳烤。另可供作大型鲔钓渔业之饵料鱼或宠物饲料[3]。

营养价值

体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味道鲜美,所以蒸、煮、煎、烤都可以,而且价格便宜(在日本产地市场的销价每公斤70-90日元之间)[6]。从上海水产大学对秋刀鱼营养成分分析来看,秋刀鱼蛋白质含量为20.7%。[1]

秋刀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据分析,秋刀鱼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的作用。

秋刀鱼鲜样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为:水分(60.62±0.48)%;灰分(0.75±0.01)%;粗蛋白质含量(17.63±0.34)%,低于银鲳[5],接近小黄鱼[6],高于鳕鱼[6]、太平洋褶柔鱼[7]和四大家系大黄鱼[8]等海洋经济鱼类。粗脂肪含量达(21.04±0.60)%,高于许多高脂海洋经济鱼类:带鱼和四大家系大黄鱼[8]等;低于挪威三文鱼[9]。实验结果表明,秋刀鱼属于高脂肪、高蛋白的海水鱼类。据报道,在一定的范围内,风味随肌肉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肌肉脂肪含量达到鲜样的(3.5~4.5)%才会有良好的适口性。秋刀鱼的粗脂肪含量很高,故具有很好的口感。[7]

扑捉方法

渔民捕秋刀鱼主要是利用其会被光线吸引的特性。常见的方法是用500瓦特蓝色或白色的强光灯具固定在渔船的一侧,另一侧则为较弱的红光。当鱼群被强烈的白光吸引集中时,灯光被换到船的另一侧,通常整群鱼就会被网住。以棒受网及流刺网可捕获。

自2003年我国大陆成功开发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之后,秋刀鱼已逐步进人中国大陆市场。对于秋刀鱼捕捞技术,在历经刺网、围网等渔具后.现基本以舷提网捕捞作业为主。[8]

食用

秋刀鱼是日本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秋季食材之一,最常见的烹制方式是将整条鱼盐烤,搭配白饭、味噌汤、萝卜泥一同食用。秋刀鱼的鱼肠有苦味,但是大多数食客并不把鱼肠去除,而是用酱油或柠檬汁来给盐烤秋刀鱼调味。他们认为酱油的咸鲜味或柠檬的酸味与鱼本身的苦味相结合,才是秋刀鱼的最佳风味。此外,盐烤秋刀鱼也是韩国料理中的一道菜肴。蒲烧秋刀鱼是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烹制方式。秋刀鱼生鱼片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秋刀鱼寿司则并不是全日本十分普及的菜式,只是纪伊半岛、志摩半岛等一些沿海地区的区域性食物。制作寿司用的秋刀鱼肉要先用盐和醋(有时用柠檬汁)进行腌制后方可使用。[4]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9]

食用做法

一、香煎秋刀鱼

烹制方法(两人份)

材料:秋刀鱼(2条)、清鸡汤(半碗)、姜(4片)

调料:油(5汤匙)、鲍鱼汁(2汤匙)、酱油(1汤匙)、料酒(1汤匙)、白糖(1/2汤匙)

制法:

1.洗净秋刀鱼,切除头尾,剖开鱼腹去除鱼的脊梁骨,使鱼背仍相连。姜切成丝待用。

2.秋刀鱼放入碗里,加1汤匙酱油、1汤匙料酒、1/2汤匙白糖和少许姜丝拌匀,让秋刀鱼浸泡其中腌20分钟。

3.倒5汤匙油进锅烧热,将秋刀鱼和腌汁都倒进锅,转小火煎5分钟,不时地铲铲秋刀鱼,避免粘锅。

4.倒入半碗清鸡汤、2汤匙鲍鱼汁,加盖中火焖煮5分钟,再开大火收干汤汁,即可起锅了。

二、盐烤秋刀鱼

材料:秋刀鱼

调料:盐、黑胡椒碎粒、大蒜粉、生姜粉、柠檬汁。

做法:

1.秋刀鱼去除内脏鱼鳃,洗净沥干。

2.用盐抹秋刀鱼,并洒上黑胡椒、生姜粉和大蒜粉(两面都抹盐洒香料),腌15分钟左右。

3.烤箱预热200度。烤架涂一层油,将腌制好的秋刀鱼排放在烤架上。

4.烤20分钟后,取出,将鱼翻个面,放入烤箱再烤15分钟。滴几滴柠檬汁食用。[10]

三、麻辣秋刀鱼

原料:秋刀鱼3条(约600克);红辣椒1/2个;黄辣椒1/2个;青豆5克;香葱1棵;生姜1小块;大蒜3瓣

调料:食用油30克;酱油2小匙(6克);料酒1大匙(30克);胡椒粉1小匙(3克);豆豉1大匙(30克);精盐1小匙(3克);味精1/2小匙(1.5克)

做法:

1.秋刀鱼取出内脏后切段,洗净放入盘中

2.葱洗净后切成葱花;姜、蒜洗净切末;辣椒洗净切块;豆豉洗净

3.锅内放少量油,将葱、姜、蒜、辣椒、青豆、豆豉入锅爆香后淋在鱼上

4.再放上胡椒粉、酱油、料酒、盐、味精蒸约6分钟至熟即可。

特性:豉香味浓,滑嫩清淡。

提示:如果不怕味道苦,不取出鱼的内脏也可以。

四、红烧秋刀鱼

菜品信息

菜品口味:酸甜

主要工艺:烧

所需时间:20分钟

制作难度:简单

所用厨具:炒锅

食材明细

秋刀鱼胡萝卜大蒜小葱番茄酱鸡精盐食用油料酒淀粉

做法:

1、萝卜切丁、大蒜小葱切末。

2、秋刀鱼洗净切段。

3、将切好的秋刀鱼用少许料酒、盐腌制15分钟去腥入味

4、腌制好的秋刀鱼拍上干淀粉。

5、热锅烧油,将秋刀鱼下锅煎至两面金黄,捞出控油备用。

6、将油倒出,留少许在锅内,烧热后下入蒜末煸香。

7、注入少量清水,调入番茄酱、盐、鸡精转小火调汁。

8、下入萝卜丁略微翻炒。

9、将煎好的下锅,转中火翻炒至稍稍收汁后铲起入碟,撒些葱末即可。[11]

五、蜜汁烧烤秋刀鱼

做法:

1.秋刀鱼去腮去内脏,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2.料酒和蒸鱼豉油抹遍全身里外,再用李锦记蜜汁烤肉酱涂满里外腌制半小时以上

3.烤箱预热220度,将鱼置于锡纸上,用姜丝撒在鱼肚里及外面,并将腌料汁浇在鱼身上

4.可将锡纸包起,放在烤盘上入烤箱上层烤制,约25分钟即可出炉。也可以烤至中途时将锡纸打开,烤至鱼皮表面焦黄。一干一湿风味皆有不同

5.因蒸鱼豉油有咸味,加之海鱼本身的咸味,只用蜜汁烤肉酱即可,可以不用再放盐。[12]

六、椒盐秋刀鱼

材料:秋刀鱼

调料:盐、胡椒粉、辣椒粉、五十六度白酒、花生油适量

做法:

1.秋刀鱼去内脏,清洗干净,空干水分,用厨房纸巾把鱼身彻底吸干,再在鱼身斜切几刀。

2.放盐,胡椒粉,辣椒粉,五十六度白酒腌制2-4小时。

3.用平底锅放入花生油烧热,再放入秋刀鱼煎至两面微黄,装碟即可。

七、清蒸秋刀鱼

材料:秋刀鱼、大葱、生姜、生抽适量

做法:

1.秋刀鱼清理干净,生姜去皮切丝,放在秋刀鱼的肚子里和旁边,摆在蒸锅上,蒸十五分钟左右。

2.将大葱切成小段。

3.捞出秋刀鱼,锅里热油,倒入葱白翻炒,再倒入生抽煮开。

4.把调味汁淋在秋刀鱼上,即可。

八、茄汁秋刀鱼

材料:秋刀鱼、番茄酱、西蓝花、葱、姜、蒜、花椒、大料、盐、糖、绍酒、胡椒粉适量

做法:

1.在秋刀鱼身上切平行的花刀,用盐、胡椒粉、绍酒腌渍。

2.西蓝花改小朵,腌好的秋刀鱼拍少许生粉。

3.放在平底煎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4.锅中倒入水,加少许油盐,将西蓝花焯熟捞出。

5.锅中放少许油煸香葱姜蒜,放入番茄酱炒出,加盐、白糖调味放入秋刀鱼,烹入绍酒,小火入味,大火收汁即可装盘,西蓝花码盘装饰。

九、秋刀鱼汤

材料:秋刀鱼(罐头)、蘑菇、西葫芦、萝卜、大葱、青红辣椒、苘蒿、精盐、调料酱、辣椒酱、辣椒粉、酱油、蒜末、姜末

做法:

1.秋刀鱼处理好放在笊篱上沥水。

2.将蘑菇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切成适当大小,萝卜切成块,西葫芦切成半圆形片。

3.大葱、青红辣椒斜切,茼蒿择好后洗净,并用手撕成小块。

4.将水倒入锅内并放入萝卜开始煮,将调料酱也倒入其中。

5.调料酱完全溶入汤中后,放入秋刀鱼、蘑菇和西葫芦再煮开。

6.然后放入茼蒿、大葱、辣椒后,再煮3~5分钟,然后用精盐调味,即可。[13]

储存方法

新鲜的秋刀鱼买回家后如果不马上食用,就要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1-2天内尽快烹饪。如果放在冷冻室里,则可以保存3个月甚至更久,但滋味与口感都会大打折扣。[14]

如何挑选

上好的秋刀鱼形如上好的弯刀,弧度美妙,鱼嘴锋利,鳞片泛着青色,带有月光一样妩媚的明亮光泽。凑近闻,有极淡的腥味。[15]肉质紧,眼睛有光泽,鳞片全的比较新鲜。[14]

如果鱼身变得涨大,则多为即将变质或已经变质的鱼;从颜色方面辨别,色泽较暗的也是不新鲜的鱼;不新鲜的秋刀鱼吃起来没有鲜度,如同嚼豆腐渣。[15]

如何烹调

秋刀鱼等青皮红肉鱼类在适度环境中会产生组胺,引起组胺中毒(过敏性中毒),选购时,要特别注意鲜度质量,尽量加醋烧煮或油炸。建议秋刀鱼装碟时,可洒上炒过的白芝麻,或者挤点新鲜的柠檬汁提味。

煎秋刀鱼时,最好只煎鱼肉那一面,如果煎鱼皮那一面,鱼皮会容易因粘锅而破掉,不太美观。焖煮秋刀鱼时,中途要揭盖铲松秋刀鱼,避免它粘锅烧糊。做秋刀鱼的过程中,酱油和鲍汁已经够味,不需要放盐,否则会过咸了。[15]

如何食用

秋天是秋刀鱼最肥美的季节,可将新鲜的秋刀鱼,连同内脏一起烤制成盐烧秋刀鱼。腐败变质的鱼会产生毒害物质,不宜食用。[15]

本文Hash:1e985b348f0b2e36513c18b5b0012a9b6eb32be1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