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

导读: 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档案信息 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CoCo_小鱼er给大家整理了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的档案资料,包括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相关的详细信息。

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档案信息

物种名:斑带拟羊鱼

拉丁名:Mulloidichthys samoensi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羊鱼科Mull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38

描述:斑带拟羊鱼(Mulloidichthys samoensis (Gunther)),为羊鱼科拟羊鱼属的鱼类,俗名海鲤。分布于非洲东岸、东至夏威夷及波利尼西亚、南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北至日本以及西沙群岛海域等,一般生活于热带珊瑚礁。斑带拟羊鱼体长140~230毫米,体长为体高4.3~4.5倍。两颔牙细小,呈绒毛状牙带。犁骨和腭骨无牙。体侧具4~5条黄色纵条纹,在第一背鳍下方具1暗色长斑。为热带珊瑚礁鱼类,是较为习见的经济鱼类。国内分布: 西沙群岛海域;国外分布: 非洲东岸, 东至夏威夷及波利尼西亚, 南至澳大利亚,新西兰, 北至日本。体长为体高4.3-4.5倍。两颌牙细小,呈绒毛状牙带。犁骨和腭骨无牙。体侧具4-5条黄色纵条纹,在第一背鳍下方具1暗色长斑。暖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珊瑚礁盘浅水中,体长140-230毫米,较常见。

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

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

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samoensis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751

标本号:164241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采集人:李思忠、宋大祥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

动物百科小编偷懒的猪猪给大家整理了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的档案资料,包括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相关的详细信息。

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档案信息

物种名:金带拟羊鱼

拉丁名: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羊鱼科Mull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38

描述:体侧扁,略延长。下颌具须。鳞片大。体色银白,近背侧较黄,体侧中央具一条金黄色宽纵带。各鳍均为黄色,尾鳍叉形。与黄线拟羊鱼(M. flavolineatus)相似,但後者较瘦长且体侧中央的黄色纵带上具一黑斑。生活于5~113公尺海域,栖息于礁沙混合区,一般多在底层活动,以下颌须翻搅探测躲藏在沙泥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属肉食性。分布: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可食用鱼。中文名:金带拟羊鱼ogenus:Mullus原始文献:Descript. Anim.:30模式产地:Djedda, Red Sea俗名:海鲤国内分布: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 台湾国外分布:印度洋非洲东岸, 东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 南至新几内亚, 北至日本;资料来源:福建鱼类志[下卷]:224-225. 南海鱼类志:56. 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223.

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

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

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

金带拟羊鱼 Mulloidichthys auriflamma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752

标本号:58661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采集人:李思忠、宋大祥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

动物百科小编会飞的小地鼠给大家整理了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的档案资料,包括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相关的详细信息。

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档案信息

物种名:宽带石斑鱼

拉丁名: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鮨科 Serran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02

描述: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9-3.4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平坦或微凸。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犭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3列。鳃耙数8-11+15-18。前鳃盖骨后缘具3-7显着之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56-65;纵列鳞数91-106。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2-14;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幼鱼体呈淡紫灰色或淡褐色,腹侧偏白色;体侧具2条镶黑缘之白色宽斜带;背及尾鳍具黑点及线纹。成鱼体一致为灰色,体侧白带逐渐消失,黑缘则转为线纹或斑点。

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

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

宽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

平台号:2111C0002400020146

标本号:45762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本文Hash:1be4cb5a62c11b68c54c400d2a36e8f3ce45fe14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