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

导读: 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档案信息 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骑着马奔跑的驴给大家整理了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的档案资料,包括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相关的详细信息。

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档案信息

物种名:蜂巢石斑鱼

拉丁名:Epinephelus merr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鮨科 Serran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02

描述:体呈椭圆形,侧扁而粗壮,体长分别为体高的2.8~3.3倍,头长的2.3~2.6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平坦,头背部剖面略凸。眼小,短于吻长。口大;前后鼻孔几乎等大或后鼻孔稍大;上颌纵向超过了眼睛的后缘;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4列,内排的牙齿大概是外排牙齿的两倍长。前鳃盖骨后缘圆滑或略有棱角,锯齿在鳃角处扩大;鳃盖上缘几乎平直;上肢鳃耙数6~9,下肢14~17。体被细小栉鳞,有辅鳞;侧线鳞孔数48~54;纵列鳞数98~114。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鳍条15~17,第三根到最后一根鳍棘等长,头长约为其长度的2.4~3.2倍;臀鳍硬棘III枚,鳍条8,第二根鳍棘与第三根等长,长度远大于尾柄高,头长为该长度的2.1~3.0倍;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头长为其长度的1.8~2.2倍;胸鳍圆形鳍条16~18,头长为胸鳍长的1.5~1.8倍。尾鳍圆形。头长为尾柄高的3.2~4.1倍;头部、体部及各鳍淡色,均有不规则深褐色或红褐色斑密布,斑点间隔狭窄形成不规则的浅色网状图案;腹部的斑点颜色变淡,间隔分布更加广泛,轮廓模糊;侧面中央的斑点经常相连并形成水平带状条纹;5条不规则的深色条带会因体侧一些斑点的逐渐变暗而显现,但背部黑色的不规则的大斑点不会显现。奇鳍上的深色斑点向鳍的边缘延伸会逐渐变小;胸鳍上密布明显的小黑点,大部分仅限于鳍条上。背鳍的棘间膜顶端呈白色或淡黄色,并在靠近边缘处有小的黑色斑点。体背背鳍基底处无任何斑块。

蜂巢石斑鱼 Epinephelus merra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11C0002400010034

标本号:41261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

动物百科小编萌虎给大家整理了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的档案资料,包括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相关的详细信息。

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档案信息

物种名:宝石石斑鱼

拉丁名:Epinephelus areolat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鮨科 Serran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02

描述: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鮨科石斑鱼属的一个物种。体长椭圆形;头中大,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8-3.3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窄,中央微突。眼较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各有2小圆锥状齿;上颌外列齿较大,内列齿绒毛状;下颌齿2列,排列疏松;腭骨和锄骨均具齿。鳃耙数8-10+14-16。前鳃盖骨后角具2-7个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9-53;纵列鳞数97-116。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5-17;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於腹鳍,但短於後眼眶长;尾鳍截形。头部、体侧及各鳍色淡,散布著褐色、黄褐色或黄色之斑点,最大斑点约等於瞳孔大小。胸鳍色淡,具暗色班点;尾鳍具白缘。

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

宝石石斑鱼 Epinephelus areolatus

平台号:2111C0002400010029

标本号:58875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截尾石斑鱼 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

动物百科小编〃喵〃给大家整理了截尾石斑鱼 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的档案资料,包括截尾石斑鱼 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截尾石斑鱼 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相关的详细信息。

截尾石斑鱼 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档案信息

截尾石斑鱼 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

物种名:截尾石斑鱼

拉丁名: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鱼纲Pisces

目:鲈形目 Perciforemes

科:鮨科 Serranidae

资源编码:21131119302

描述:”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5-3.1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平坦或微凸。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3-4列。鳃耙数6-8+15-17。前鳃盖骨后缘微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64-76;纵列鳞数120-141。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6-17;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呈橘黄色至红褐色,体侧通常具5条不甚明显之横带;背鳍硬棘部先端棘间有深红色三角形斑,软条部暗色;尾鳍背缘暗绿褐色。”

截尾石斑鱼 Epinephelus epinephelus retouti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52CX001400001273

标本号:GZNU101456

标本馆:GZNU

国家:中国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产地1:GX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标本馆

本文Hash:48f31b88e149347ed3f87cccac017f2b569d2205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