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眼镜蛇

导读: 菲律宾眼镜蛇Philippine cobra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知 识Knowledge

动物百科小编懶、羊羊给大家整理了菲律宾眼镜蛇的资料,包括菲律宾眼镜蛇的图片资料、菲律宾眼镜蛇的形态特征、菲律宾眼镜蛇的生活习性、菲律宾眼镜蛇的品种和种类、菲律宾眼镜蛇的寿命等与菲律宾眼镜蛇相关的详细信息。

菲律宾眼镜蛇Philippine cobra

菲律宾眼镜蛇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虫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眼镜蛇科 Elapidae
属: 眼镜蛇属 Naja
种: 菲律宾眼镜蛇 N. philippinensis
分布: 菲律宾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菲律宾眼镜蛇(拼音:fēi lǜ bīn yǎn jìng shé);
英文名:Philippine cobra;
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
菲律宾眼镜蛇,具毒性,是菲律宾特有物种。栖身地大致为耕地、民众聚居地及密林之中。它的毒素是所有眼镜蛇种中最强力的,其毒性主要影响中毒者的心脏机能及呼吸系统,令其在1小时内迅速死亡。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

体长: 全长1-1.6米

身高:

体重:

生命:

食性: 肉食性

繁殖: 每产10-20枚卵

习性: 剧毒

分布: 菲律宾

菲律宾眼镜蛇

菲律宾眼镜蛇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

菲律宾眼镜蛇

菲律宾眼镜蛇的口腔

菲律宾眼镜蛇

菲律宾眼镜蛇头部特写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菲律宾眼镜蛇全长1-1.6米。最大长度为2米,生活在民都洛岛菲律宾眼镜蛇整体比例较其他蛇种短胖。身体颜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颈部附近有二十数环的蛇鳞,躯体中部有21环蛇鳞,腹部有182至193环蛇鳞,尾部位置有36至49环蛇鳞。鳞纹分布有时并不平均。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菲律宾眼镜蛇的栖身地大致为耕地、民众聚居地及密林之中。主要进食鼠类、蛙类及小型的哺乳类动物。
菲律宾眼镜蛇最著名的是其剧毒。它的毒素是所有眼镜蛇种中最强力的,其毒性主要影响中毒者的心脏机能及呼吸系统,令其在1小时内迅速死亡。
菲律宾眼镜蛇的蛇毒主要是神经毒素,这些毒素严重影响神经讯号的输送,造成神经与肌肉之间联系的障碍,中毒表征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晕眩等。儿童中毒后,更会直接出现昏厥或痉挛的反应,这些反应将会是判断其所中蛇毒种类的重要现象。而被菲律宾眼镜蛇毒的影响之下,亦会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征状,可是高血压甚至心跳过快及过慢等各类现象亦很常见,因此中毒后的实际反常反应可能有极大变化。最终,中毒者会因为呼吸系统瘫痪而死亡。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雌性菲律宾眼镜蛇,每产10-20枚卵,孵化期60-70天。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吕宋、民都洛、卡坦端内斯省及马斯巴特等岛屿。

知 识Knowledge

菲律宾眼镜蛇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由美国爬虫学者-爱德华·哈里森·泰勒(Edward Harrison Taylor)于1922年命名。

菲律宾蛇雕的地理分布

菲律宾蛇雕的图片

菲律宾蛇雕(学名:Spilornis holospilus,英文名:Philippine Serpent Eagle)是鹰科蛇雕属的鸟类。

菲律宾蛇雕(学名:Spilornis holospilus)是捕蛇能手。

中文学名:菲律宾蛇雕

拉丁学名:Spilornis holospilus

英文俗名:Philippine Serpent Eagle

命名作者:Vigors, 1831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蛇雕属(Spilornis)

繁殖区:东洋界 : Philippine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地理分布

菲律宾蛇雕
菲律宾蛇雕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菲律宾鹰的“最高贵的飞翔者”菲律宾鹰

菲律宾鹰的图片

菲律宾鹰是菲律宾的“国鸟”,被人们赞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鹰中之虎”的美誉,主要猎食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田鼠等

“最高贵的飞翔者”菲律宾鹰

菲律宾鹰是菲律宾的“国鸟”,被人们赞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鹰中之虎”的美誉,主要猎食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田鼠等。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故有食猿雕、食猴鹰之称,但这种珍稀鸟类目前已经濒临灭绝。

菲律宾鹰
菲律宾鹰

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以及人类开垦土地造成森林急剧减少,这种曾遍布于菲律宾丛林中的食肉动物如今已濒临灭绝。除了艰难的生存环境,菲律宾鹰异常孤独的性情也为它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使得它们的家族日渐减少。据动物学家观察,菲律宾鹰一生只求一个伴侣,任何变故都无法动摇它对爱情的忠贞。

菲律宾鹰
菲律宾鹰

目前菲律宾仅存不到500对菲律宾鹰,主要集中到棉兰老岛的雨林中。为了挽救濒危的菲律宾鹰,“菲律宾鹰中心”研究人员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人工繁殖。

据总部设在美国爱达荷州的世界食肉鸟类中心的统计,菲律宾鹰是目前所有大型森林鹰类中最为珍稀的一种,体态强健,体长近1米,重4公斤以上,两翅展开长达3米。由于以前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菲律宾鹰在这个群岛国家随处可见;而现在,只能在吕宋岛、萨马岛、莱特岛及棉兰老岛南部偶尔见到它们的踪影。

当菲律宾丛林上空再现大量“鹰中之虎”翱翔之时,或许就是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日。

本文Hash:640639d2c7f6b3199a99efeb0843db7afefa4a42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