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鸟

导读: 目录 形态特征 习性 分布 分类 历史 灭绝原因 数量下降 新解释 人类捕猎 基因证据 发现 神秘动物学

动物百科小编啪啪兔给大家整理了恐鸟的资料,包括恐鸟的图片资料、恐鸟的形态特征、恐鸟的生活习性、恐鸟的品种和种类、恐鸟的寿命等与恐鸟相关的详细信息。

恐鸟

恐鸟是数种新西兰历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飞行的鸟之一。目前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已知有十种大小差异不同的种类,包括2种身体庞大的恐鸟,其中以巨型恐鸟最大,高度可达3米,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小型的恐鸟则只有火鸡大小。身高平均约3米的巨型恐鸟中,最大的个体高约3.6米,体重约250千克。在300多年以前,巨型恐鸟可称得上世界第一高鸟。虽然上肢已经退化,但恐鸟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尽管下肢发达,庞大的身躯使得恐鸟的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1]

中文学名恐鸟拉丁学名Dinornithidae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鸟纲目恐鸟目Dinornithiformes亚目无翼亚目科恐鸟科亚科无翼亚科属(尚未确定及划分)分布区域新西兰灭绝时间新生代时期彻底灭绝

目录

1形态特征2习性3分布4分类5历史6灭绝原因数量下降新解释人类捕猎基因证据7发现8神秘动物学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恐鸟是一种完全没有翅膀的鸟,运动主要靠强而有力的大腿。羽毛呈褐色,和奇异鸟差不多。有一条很长的脖子,就好像鸟雀中的长颈鹿。不过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将脖子呈水平横向行走,只是不时把脖子向上伸直望。每种恐鸟无论是体型上亦或嘴巴的形状上都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它要适应森林里面的生活。

恐鸟是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生活在公元前1500年的新西兰。由于遭到毛利部落的疯狂捕杀,这种鸟类已经灭绝。虽然在身体上拥有绝对优势,但这不足以帮助恐鸟对抗人类锋利的长矛。恐鸟身高可达到12英尺(约合3.65米),体重超过500磅(约合227公斤),现代鸵鸟站在它们面前只能算是一个侏儒。[2]

习性

从新西兰发现的恐鸟“家墓”中,古生物学家获得数以百计的恐鸟骨骼。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分析它们的躯体构造,认为恐鸟主要吃植物的叶、种子和果实。它们的砂囊里可能有重达3千克的石粒帮助磨碎食物。巨型恐鸟栖息于丛林中,每次繁殖只产一枚卵,卵可长达250毫米,宽达180毫

米,像特大号的鸵鸟蛋。但它们不造巢,只是把卵产在地面的凹处。这种鸟是怎样到达新西兰的人们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更为有趣的是,恐鸟的羽毛类型,骨胳结构等幼年时的特点直到成鸟还依然存在,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类“持久性幼雏”的鸟。

恐鸟是“一夫一妻”制,它们可以共同生活终生或者在其中一只死去,幸存者才去另寻配偶。它们以夫妻为单位终年栖息在新西兰南部岛屿的原始低地和海岸边林区草地里,以浆果、草籽和根茎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昆虫。由于恐鸟身体庞大,需要大量的食物,因此每对恐鸟都有着自己大片的领地。由于恐鸟生活区域人烟稀少,食物充足,并且没有天敌,只有少数土著人猎杀恐鸟为食,但土著人的原始狩猎方式并没有给恐鸟群体以致命打击。因此,直到18世纪初,仍有几万只恐鸟在这里安逸地繁衍生息着。[3]

分布

分布范围:分布于新西兰及其周边地区。

分类

恐鸟(Diornismaximus)曾是新西兰众多鸟类中最大的一种,平均身高有3米,比鸵鸟还要高。恐鸟除了腹部是黄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黄黑色相间。虽然恐鸟的上肢和鸵鸟一样已经退化,但它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恐鸟与鸵鸟的最大区别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盖,而鸵鸟的脖子是秃裸的,并且比恐鸟的脖子要长;它是三根脚趾,而鸵鸟是两根脚趾。外观呈白色绒毛状表面有白色的结晶物

界:动物界Animalia[3]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鸟纲Aves

总目:古颚总目Paleognathae

目:恐鸟目Dinornithiformes

科:恐鸟科Dinornithidae

历史

恐鸟一般被认为在18世纪中期数量飞速下降,到了1800年代几乎踪迹全无,估计于19世纪50年代左右彻底灭绝,但直到20世纪仍有一些未被证实目击报告显示,仍有零星的恐鸟躲藏在新西兰某个偏僻的角落.

虽然一些人认为恐鸟的数量在人类到达前便已经开始减少,不过恐鸟的绝种主要还是认为跟毛利人的波利尼西亚祖先的猎捕和开垦森林有关。在人类抵达之前,恐鸟的主要猎食者是哈斯特鹰Harpagornismoorei,世界最大的老鹰之一,也绝种了。奇异鸟一度被认为是恐鸟最接近的近缘种,不过在经过DNA的比较后,发现其实恐鸟与澳大利亚的鸸鹋与食火鸡比较接近。

灭绝原因

人们对恐龙的灭绝相当熟悉,也相当关心,同样已经灭绝,也同样与“巨”字联在一起的另一种动物似乎很陌生,这种动物就是“恐鸟”(moa)。恐鸟是一种很早以前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无翼大鸟,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这种人类已知的最大的鸟的灭绝是因为人类滥杀的结果,但科学家发现,这种鸟灭绝,责任

并不全在人类身上。

恐鸟的故事通常像是一个传说一样展开。从前,这种像鸵鸟一样的大鸟幸福地生活在一片飘着白云的土地上,毛利人把这块土地叫做“奥蒂罗亚”,也就是现在的新西兰。大约700多年前,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日子来临了,首批人类来到那里。他们是波利尼西亚人,据说他们是乘着独木舟从夏威夷而来,发现新西兰岛上有一种无翅的鸟很容易捕杀,可为他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这种鸟就是恐鸟。成年恐鸟高达3.5米,重达250公斤,肉多而鲜美。在六个世纪之内,毛利人就把这些不幸的长有羽毛的庞然大物捕杀光了。就像渡渡鸟一样,恐鸟从此成为人类贪欲的象征,或者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成为不能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例子。可是事实果然如此吗?科学家通过分子探测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很大的疑问,那就是毛利人是否应该为这个灾难性的后果受到如此深的责备?

在人类到来之前,恐鸟的数量为什么会下降得如此厉害?吉梅尔提出了几个新奇的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就是由于火山爆发导致恐鸟数量下降。他认为不是气候变化导致恐鸟数量下降,因为这个观点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在新西兰北部岛屿中心的陶波湖周围,火山经常爆发,一而再再而三地毁坏当地恐鸟的生活区。

另外,在人类到来之前,恐鸟已经有天敌了,如新西兰的一种巨鹰。

数量下降

其实,在人类到达新西兰之前,恐鸟的数量就已经开始急剧下降,即使在人类投出第一个矛之前恐鸟也早就是当地的一个弱势群体,非常容易受到外部袭击。恐鸟有10个种类,最大的一种是迪诺尼斯(Dinornis)恐鸟。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生物学家尼尔.吉梅尔领导的生物学家小组从保存的这种最大的恐鸟骨头中提取了DNA,然后以突变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型获取DNA序列,作为种群混合的结果,突变现象发生在每一代身上。通过检查这些小的基因转变,科学家可以将分子钟倒转,看一看一个物种是如何进化的,而且他们还可以推断出这个种群的数量:数量越大,遗传的变化也就越广泛!

经过细致研究了恐鸟的数据后,吉梅尔的研究小组推断出这种鸟的数量,他们称这个数量“低到了警戒水平”。1000年前,在新西兰生活着数百万计的迪诺尼斯恐鸟。研究人员说,加上其它9种恐鸟,在1000年至6000年前这段时间里,新西兰北部和南部的岛屿上生活着大约300万至1200万只恐鸟。人类约于1280年首次到达那里时,恐鸟数量已经不足15.9万只了。到了18世纪初,大约还有6万多只。

新解释

不过,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恐鸟数量急剧下降是疾病流行所致,比如禽流感、沙门氏菌或者肺结核等病的传播,这些疾病是由候鸟从澳大利亚和其它地方带到那里的。当然,如果人类没有到达那个地方的话,恐鸟的数量是能够反弹的,由于人类的到来破坏了它们的生活环境,对恐鸟进行猎杀,使它们的数量进一步下降。

吉梅尔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科学院出版的一份学术刊物上。研究报告称,恐鸟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掩埋。文章说:“如果我们对恐鸟数量的新的估计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在人类到来前影响恐鸟数量的因素,也许我们通过总结过去的教训可以更好的洞察和解决现代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虽然恐鸟的上肢和鸵鸟一样已经退化,但它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恐鸟与鸵鸟的最大区别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盖,而鸵鸟的脖子是秃裸的,并且比恐鸟的脖子要长;它是三根脚趾,而鸵鸟是两根脚趾。

18世纪中期,欧洲移民来到岛上,给恐鸟带来了厄运。恐鸟肉对于欧洲移民来说是美味佳肴。由于恐鸟体型太巨大,难以躲藏,欧洲人很容易捕捉到它们,经常一下子就能捕杀十几只,恐鸟肉一时成了这些欧洲移民的一项重要的肉食来源。同时,由于欧洲移民的到来以及当地土著人的不断增加,开始了大面积烧荒、垦荒,恐鸟的生存地也遭到了彻底破坏,恐鸟因失去立足之地而被大量饿死。同时,由于恐鸟破坏庄稼,他们为了保护庄稼大量捕杀恐鸟,此外,与欧洲人一起来到岛上的家犬和家鼠也成了恐鸟的天敌。它们同样给恐鸟以致命打击。

到了18世纪末,恐鸟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人们捕捉恐鸟也越来越难了,而1800年则是人们能捕捉到恐鸟的最后一年。

人类捕猎

恐鸟的灭绝,人类肯定难辞其咎。但把这笔账全算在人类头上,恐怕也有失公允。恐鸟的迅速消失,原因比较复杂。

科学家对恐鸟数量动态变化的模拟实验表明,当时成年恐鸟的死亡率很高,而出生率很低。死亡率高可能与天敌(人类是主角)对这种缺乏自卫能力的动物的大肆捕杀有关。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也有一定的责任。

至于出生率低则可以做如下解释:巨大的动物繁殖率都很低,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寿命却很长(小动物如老鼠、昆虫之辈,繁殖率很高,但却是短命鬼)。在地域和食物均十分有限的海岛上,在没有天敌相制约的情况下,过高的繁殖率对像恐鸟这样巨大动物的生存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恐鸟的基因里必定有一种限制“人口膨胀”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否则它们早就因繁殖得过多,吃光岛上可食的植物而自我毁灭了。据说恐鸟一次只生一个蛋。

但当年若无外敌入侵,恐鸟的低繁殖率恐怕是不至于构成灭种的危机的。

基因证据

科学家们表示考古记录显示人类猎捕了新西兰恐鸟(moa),可能是导致新西兰恐鸟灭绝的幕后推手。

新西兰曾经存在九个不能飞的恐鸟物种,直到公元1300年人类的到来。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所有九个物种全部消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莫顿·艾伦托夫特(MortenAllentoft)和同事研究了四个恐鸟物种281例化石的DNA。他们发现在灭绝前的3000年间,恐鸟的遗传多样性一直保持恒定,这是稳定种群的迹象。“我们只能将恐鸟灭绝的原因归结于人类。”艾伦托夫特这样说道。

艾伦托夫特的发现与新西兰莫斯格尔奥塔哥大学的尼尔·戈梅尔(NeilGemmell)进行的早期研究结果相矛盾。2004年,戈梅尔研究了恐鸟化石的线粒体DNA,结果发现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1000年,新西兰的恐鸟种群数量大约为300万至1200万之间。另一项单独的研究表明,300年后当人类初次到达新西兰时,当地的恐鸟物种只有159000个,因此戈梅尔推测在人类猎捕恐鸟之前,一定有别的原因导致恐鸟物种数量锐减。

然而,这些估计并不可靠,因为DNA并不是物种大小的最好记录,艾伦托夫特这样说道,DNA只能显示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势。这项最新研究“似乎专门研究了恐鸟物种锐减的可能原因”,美国纽约国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馆的罗斯·麦克菲(RossMacPhee)这样说道,他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另外,将人类对动物物种的影响与其它效应,例如气候变化相分离并非易事。当人类到达美洲和澳大利亚时,类似猛犸象等大型动物也灭亡了,这让人不禁怀疑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一项研究发现北极的猛犸象在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变化之后消失了,而非人类的过度猎杀。[4]

发现

虽然毛利人土著告诉欧洲移民这种巨大的鸟类曾经漫游在平原和山谷中,不过早期的欧洲人并没有发现这种巨鸟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1839年,JohnW.Harris,一个对自然史有兴趣的波弗蒂湾亚麻商人,注意

到一块毛利人送给他的在河堤边找到的不寻常骨头。他把这个约15厘米的骨头拿给他的叔叔,一位悉尼的外科医生JohnRule看,于是这块骨头又被送到当时正在伦敦皇家外科医生协会的亨特里恩博物馆工作的理察.欧文看。欧文研究这块骨头碎片几乎4年,最后他认为这是一种大型动物的股骨,不过这块骨头不合常理的轻而且有许多有蜂巢似的小洞。

欧文向骨骼学界和世界宣布,这是一种像鸵鸟的巨型已绝种鸟类的骨头,并命名为"Dinornis"。他的推论一度被嘲笑,不过后来化石的发现证明了他的正确。

虽然有很多的种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发表,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根据出土的部分化石,并被怀疑根本是同物异名。在最新的研究中,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认为其实只有10个种类,包括2种巨型恐鸟。巨型恐鸟似乎有两性异型性,雌鸟比雄鸟大相当多;由于大小相差太大,以致于它们被分为两种不同的种类。巨型恐鸟可以长到13英尺,而且较早灭绝,约1300年代。

神秘动物学

一些人怀疑恐鸟已经绝种的事实,偶尔有推论认为恐鸟仍然生存在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某个森林深处。神秘动物学者与其他人不断的搜寻它们,不过目前仍然没有直接证据或标本曾经被找到,他们的努力也被认为是不科学的。

1993年1月,在新西兰南岛西海岸,PaddyFreaney、SamWaby和RochelleRafferty宣称他们看见一只像恐鸟的鸟类。不过在分析他们所提供的模糊照片后,认为那只是一只较大的鸟或一只红鹿。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一场骗局,尤其Freaney还是一名旅馆老板,或许只是为了要吸引游客。

恐鸟被认为不太可能存活到今日,因为它们是该区域体型相当大的鸟类,而且该区也常被猎人或登山客拜访,但Freaney以发现南秧鸡(Porphyriohochstetteri)的举例来证明新西兰仍有可能存在着其他尚未发现的鸟类。虽然如此,鸡大小的鸟类或许可以成功避开人类,不过像恐鸟那么大的鸟类很难做到这点。南秧鸡会被发现是由于其足迹被辨认出来,不过现在仍然没有可信的恐鸟足迹的报告。[5]

恐鸟的形态特征、习性、分类、历史、灭绝原因、发现、学者主张

恐鸟的图片

恐鸟

     恐鸟是数种新西兰历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飞行的鸟。目前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已知有十种大小差异不同的种类,包括2种身体庞大的恐鸟,其中以巨型恐鸟最大,高度可达3米,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小型的恐鸟则只有火鸡大小。身高平均约3 米的巨型恐鸟中,最大的个体高约3.6米,体重约250千克。在300多年以前,巨型恐鸟可称得上世界第一高鸟。虽然上肢已经退化,但恐鸟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尽管下肢发达,庞大的身躯使得恐鸟的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

形态特征

恐鸟是一种完全没有翅膀的鸟,行动主要靠强而有力的大腿。羽毛呈褐色,和奇异鸟差不多。有一条很长的脖子,就好像雀鸟中的长颈鹿。不过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将脖子呈水平横向行走,只是不时把条脖子向上伸直望。每种恐鸟无论是体型上抑或嘴巴的形状上都各有不同,这是它为适应森林里面的生活。

习性

从新西兰发现的恐鸟“家墓”中,古生物学家获得数以百计的恐鸟骨骼。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分析它们的躯体构造,认为恐鸟主要吃植物的叶、种子和果实。它们的砂囊里可能有重达3千克的石粒帮助磨碎食物。巨型恐鸟栖息于丛林中,每次繁殖只产一枚卵,卵可长达250毫米,宽达180毫米,像特大号的鸵鸟蛋。但它们不造巢,只是把卵产在地面的凹处。这种鸟是怎样到达新西兰的人们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更为有趣的是,恐鸟的羽毛类型,骨胳结构等幼年时的特点直到成鸟还依然存在,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类“持久性幼雏”的鸟。恐鸟是“一夫一妻”制,它们可以共同生活终生或者在其中一只死去,幸存者才去另寻配偶。它们以夫妻为单位终年栖息在新西兰南部岛屿的原始低地和海岸边林区草地里,以浆果、草籽和根茎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昆虫。由于恐鸟身体庞大,需要大量的食物,因此每对恐鸟都有着自己大片的领地。由于恐鸟生活区域人烟稀少,食物充足,并且没有天敌,只有少数土著人猎杀恐鸟为食,但土著人的原始狩猎方式并没有给恐鸟群体以致命打击。因此,直到18世纪初,仍有几万只恐鸟在这里安逸地繁衍生息着。

分类

恐鸟(Diornis maximus)曾是新西兰众多鸟类中最大的一种,平均身高有3米,比鸵鸟还要高。恐鸟除了腹部是黄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黄黑色相间。虽然恐鸟的上肢和鸵鸟一样已经退化,但它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恐鸟与鸵鸟的最大区别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盖,而鸵鸟的脖子是秃裸的,并且比恐鸟的脖子要长;它是三根脚趾,而鸵鸟是两根脚趾。外观呈白色绒毛状表面有白色的结晶物。

恐鸟
恐鸟

界:动物界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纲:鸟纲Aves总目:古颚总目Paleognathae目:鸵形目Struthioniformes科:恐鸟科Dinornithidae

历史

恐鸟一般被认为在18世纪中期数量飞速下降,到了1800年代几乎踪迹全无,估计于1850年代左右彻底灭绝,虽然有一些未被证实目击报告显示有零星的恐鸟躲藏在新西兰某个偏僻的角落直到20世纪。虽然一些人认为恐鸟的数量在人类到达前便已经开始减少,不过恐鸟的绝种主要还是认为跟毛利人的波利尼西亚祖先的猎捕和开垦森林有关。在人类抵达之前,恐鸟的主要猎食者是哈斯特鹰Harpagornis moorei,世界最大的老鹰之一,也绝种了。奇异鸟一度被认为是恐鸟最接近的近缘种,不过在经过DNA的比较后,发现其实恐鸟与澳大利亚的鸸鹋与食火鸡比较接近。

哈斯特鹰在捕猎恐鸟
哈斯特鹰在捕猎恐鸟

灭绝原因

人们对恐龙的灭绝相当熟悉,也相当关心,同样已经灭绝,也同样与“巨”字联在一起的另一种动物似乎很陌生,这种动物就是“恐鸟”(moa)。恐鸟是一种很早以前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无翼大鸟,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这种人类已知的最大的鸟的灭绝是因为人类滥杀的结果,但科学家发现,这种鸟灭绝,责任并不全在人类身上。恐鸟的故事通常像是一个传说一样展开。从前,这种像鸵鸟一样的大鸟幸福地生活在一片飘着白云的土地上,毛利人把这块土地叫做“奥蒂罗亚”,也就是现在的新西兰。大约700多年前,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日子来临了,首批人类来到那里。他们是波利尼西亚人,据说他们是乘着独木舟从夏威夷而来,发现新西兰岛上有一种无翅的鸟很容易捕杀,可为他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这种鸟就是恐鸟。成年恐鸟高达3.5米,重达250公斤,肉多而鲜美。在六个世纪之内,毛利人就把这些不幸的长有羽毛的庞然大物捕杀光了。就像渡渡鸟一样,恐鸟从此成为人类贪欲的象征,或者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成为不能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例子。可是事实果然如此吗?科学家通过分子探测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很大的疑问,那就是毛利人是否应该为这个灾难性的后果受到如此深的责备?

数量下降

其实,在人类到达新西兰之前,恐鸟的数量就已经开始急剧下降,即使在人类投出第一个矛之前恐鸟也早就是当地的一个弱势群体,非常容易受到外部袭击。恐鸟有10个种类,最大的一种是迪诺尼斯(Dinornis)恐鸟。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生物学家尼尔.吉梅尔领导的生物学家小组从保存的这种最大的恐鸟骨头中提取了DNA,然后以突变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型获取DNA序列,作为种群混合的结果,突变现象发生在每一代身上。通过检查这些小的基因转变,科学家可以将分子钟倒转,看一看一个物种是如何进化的,而且他们还可以推断出这个种群的数量:数量越大,遗传的变化也就越广泛!经过细致研究了恐鸟的数据后,吉梅尔的研究小组推断出这种鸟的数量,他们称这个数量“低到了警戒水平”。1000年前,在新西兰生活着数百万计的迪诺尼斯恐鸟。研究人员说,加上其它9种恐鸟,在1000年至6000年前这段时间里,新西兰北部和南部的岛屿上生活着大约300万至1200万只恐鸟。人类约于1280年首次到达那里时,恐鸟数量已经不足15.9万只了。到了18世纪初,大约还有6万多只。

减少原因

在人类到来之前,恐鸟的数量为什么会下降得如此厉害?吉梅尔提出了几个新奇的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就是由于火山爆发导致恐鸟数量下降。他认为不是气候变化导致恐鸟数量下降,因为这个观点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在新西兰北部岛屿中心的陶波湖周围,火山经常爆发,一而再再而三地毁坏当地恐鸟的生活区。另外,在人类到来之前,恐鸟已经有天敌了,如新西兰的一种巨鹰。

新解释

不过,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恐鸟数量急剧下降是疾病流行所致,比如禽流感、沙门氏菌或者肺结核等病的传播,这些疾病是由候鸟从澳大利亚和其它地方带到那里的。当然,如果人类没有到达那个地方的话,恐鸟的数量是能够反弹的,由于人类的到来破坏了它们的生活环境,对恐鸟进行猎杀,使它们的数量进一步下降。吉梅尔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科学院出版的一份学术刊物上。研究报告称,恐鸟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掩埋。文章说:“如果我们对恐鸟数量的新的估计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在人类到来前影响恐鸟数量的因素,也许我们通过总结过去的教训可以更好的洞察和解决现代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恐鸟曾是新西兰众多鸟类中最大的一种,平均身高有3 m,比鸵鸟还要高。恐鸟除了腹部是黄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黄黑色相间。虽然恐鸟的上肢和鸵鸟一样已经退化,但它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恐鸟与鸵鸟的最大区别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盖,而鸵鸟的脖子是秃裸的,并且比恐鸟的脖子要长;它是三根脚趾,而鸵鸟是两根脚趾。18世纪中期,欧洲移民来到岛上,给恐鸟带来了厄运。恐鸟肉对于欧洲移民来说是美味佳肴。由于恐鸟体型太巨大,难以躲藏,欧洲人很容易捕捉到它们,经常一下子就能捕杀十几只,恐鸟肉一时成了这些欧洲移民的一项重要的肉食来源。同时,由于欧洲移民的到来以及当地土著人的不断增加,开始了大面积烧荒、垦荒,恐鸟的生存地也遭到了彻底破坏,恐鸟因失去立足之地而被大量饿死。同时,由于恐鸟破坏庄稼,他们为了保护庄稼大量捕杀恐鸟,此外,与欧洲人一起来到岛上的家犬和家鼠也成了恐鸟的天敌。它们同样给恐鸟以致命打击。到了18世纪末,恐鸟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人们捕捉恐鸟也越来越难了,而1800年则是人们能捕捉到恐鸟的最后一年。

人类捕猎

恐鸟的灭绝,人类肯定难辞其咎。但把这笔账全算在人类头上,恐怕也有失公允。恐鸟的迅速消失,原因比较复杂。科学家对恐鸟数量动态变化的模拟实验表明,当时成年恐鸟的死亡率很高,而出生率很低。死亡率高可能与天敌(人类是主角)对这种缺乏自卫能力的动物的大肆捕杀有关。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也有一定的责任。至于出生率低则可以做如下解释:巨大的动物繁殖率都很低,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寿命却很长(小动物如老鼠、昆虫之辈,繁殖率很高,但却是短命鬼)。在地域和食物均十分有限的海岛上,在没有天敌相制约的情况下,过高的繁殖率对像恐鸟这样巨大动物的生存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恐鸟的基因里必定有一种限制“人口膨胀”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否则它们早就因繁殖得过多,吃光岛上可食的植物而自我毁灭了。据说恐鸟一次只生一个蛋。但当年若无外敌入侵,恐鸟的低繁殖率恐怕是不至于构成灭种的危机的。

基因证据

科学家们表示考古记录显示人类猎捕了新西兰恐鸟(moa),可能是导致新西兰恐鸟灭绝的幕后推手。新西兰曾经存在九个不能飞的恐鸟物种,直到公元1300年人类的到来。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所有九个物种全部消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莫顿·艾伦托夫特(MortenAllentoft)和同事研究了四个恐鸟物种281例化石的DNA。他们发现在灭绝前的3000年间,恐鸟的遗传多样性一直保持恒定,这是稳定种群的迹象。“我们只能将恐鸟灭绝的原因归结于人类。” 艾伦托夫特这样说道。艾伦托夫特的发现与新西兰莫斯格尔奥塔哥大学的尼尔·戈梅尔(Neil Gemmell)进行的早期研究结果相矛盾。2004年,戈梅尔研究了恐鸟化石的线粒体DNA,结果发现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1000年,新西兰的恐鸟种群数量大约为300万至1200万之间。另一项单独的研究表明,300年后当人类初次到达新西兰时,当地的恐鸟物种只有159000个,因此戈梅尔推测在人类猎捕恐鸟之前,一定有别的原因导致恐鸟物种数量锐减。然而,这些估计并不可靠,因为DNA并不是物种大小的最好记录,艾伦托夫特这样说道,DNA只能显示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势。这项最新研究“似乎专门研究了恐鸟物种锐减的可能原因”,美国纽约国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馆的罗斯·麦克菲(RossMacPhee)这样说道,他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另外,将人类对动物物种的影响与其它效应,例如气候变化相分离并非易事。当人类到达美洲和澳大利亚时,类似猛犸象等大型动物也灭亡了,这让人不禁怀疑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但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北极的猛犸象在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变化之后消失了,而非人类的过度猎杀。

发现

虽然毛利人土著告诉欧洲移民这种巨大的鸟类曾经漫游在平原和山谷中,不过早期的欧洲人并没有发现这种巨鸟曾经存在过的证据。1839年,John W. Harris,一个对自然史有兴趣的波弗蒂湾亚麻商人,注意
恐鸟
恐鸟

恐鸟的风干脚掌

到一块毛利人送给他的在河堤边找到的不寻常骨头。他把这个约15厘米的骨头拿给他的叔叔,一位悉尼的外科医生John Rule看,于是这块骨头又被送到当时正在伦敦皇家外科医生协会的亨特里恩博物馆工作的理察.欧文看。欧文研究这块骨头碎片几乎4年,最后他认为这是一种大型动物的股骨,不过这块骨头不合常理的轻而且有许多有蜂巢似的小洞。欧文向骨骼学界和世界宣布,这是一种像鸵鸟的巨型已绝种鸟类的骨头,并命名为”Dinornis”。他的推论一度被嘲笑,不过后来化石的发现证明了他的正确。虽然有很多的种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发表,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根据出土的部分化石,并被怀疑根本是同物异名。在最新的研究中,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认为其实只有10个种类,包括2种巨型恐鸟。巨型恐鸟似乎有两性异型性,雌鸟比雄鸟大相当多;由于大小相差太大,以致于它们被分为两种不同的种类。巨型恐鸟可以长到13英尺,而且较早灭绝,约1300年代。

学者主张

一些人怀疑恐鸟已经绝种,偶尔有推论认为恐鸟仍然生存在新西兰南岛西海的某个森林深处。神秘动物学者与其他人不断的搜寻它们,不过仍然没有直接证据或标本曾经被找到,他们的努力也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一些人怀疑恐鸟已经绝种,偶尔有推论认为恐鸟仍然生存在新西兰南岛西海恐鸟被认为不太可能存活到今日,因为它们是该区域体型相当大的鸟类,而且该区也常被猎人或登山客拜访。但 Freaney 举短翅水鸡的发现的的例子来证明新西兰仍然有可能有其他尚未发现的鸟类的存在。虽然如此,鸡大小的鸟类或许可以成功避开人类,不过像恐鸟那么大的鸟类很难做到这点。短翅水鸡会被发现是由于其足迹被辨认出来,不过仍然没有可信的恐鸟足迹的报告。恐鸟是新生时代的产物,很早就灭绝了。牵涉到新生时代动物的大灭绝,灭绝原因众说纷纭。

椋鸟科的椋鸟科代表、椋鸟科大全

椋鸟科的图片

椋鸟科(学名:Sturnidae)是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的一科。椋鸟科大约有33属123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南部、非洲和东南亚。我国有10属18种。大中型的雀类。大多为地栖性,主要以果实和昆虫为食。叫声变化多段,善模仿。常见如鹩哥Gracula religiosa、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家八哥A. tristis、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等,既是著名益鸟,也是常见笼养鸟。以下是一些主要属和种,多为我国分布种。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国野生鸟类:

椋鸟科代表鸟类

辉椋鸟属Aplonis 有21种,分布于东南亚。如长尾辉椋鸟Aplonis magna,仅分布于新几内亚北部的比亚克岛和南佛岛,尾长而尖,常左右摆动像随时会掉下来,雄鸟具富有金属光泽的暗绿色体羽和颈羽。 鹩哥属Gracula 有5种:鹩哥Gracula religiosa、南鹩哥Gracula indica、恩加鹩哥Gracula enganensis、尼亚鹩哥Gracula robusta、斯里兰卡鹩哥Gracula ptilogenys。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我国仅鹩哥1种,又称九宫鸟。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及我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岛。体黑并具显著光泽,头部具黄色裸露肉垂,雌雄相似。栖息于多林的平原或山地,尤常见于林缘及林间小面积的开阔地上,嗜吃野果,兼吃昆虫。繁殖期为2~5月,一年繁殖1~2次。每巢产卵3~4枚,孵卵以雌鸟为主,而雄鸟有明显护巢现象。善鸣,能发出多种有旋律的音调,自低沉粗涩的咯咯声以至高亢怡悦的尖锐声,并能仿效人言,为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笼养观赏鸟。因大量捕捉为笼鸟而数量减少。 椋鸟科
椋鸟科

长尾辉椋鸟Aplonis magna 椋鸟科
椋鸟科

鹩哥Gracula religiosa
长冠八哥属Leucopsar 仅1种,即长冠八哥Leucopsar rothschildi。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体长约25厘米,全身白色,具较长冠羽,故名。求偶时雄鸟会竖起冠羽,不断地上下摆动头部。群居,在树上觅食果实和昆虫。因分布区狭,栖息地遭到破坏,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已开展人工繁殖。
金冠树八哥属Ampeliceps 仅1种,即金冠树八哥Ampeliceps coronatus。分布于印度东部、缅甸、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不定期的迷鸟至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在广东沿海也有记录。特征为具翼斑及颏黄色,脸颊裸露皮肤粉黄色。成年雄鸟头顶亮丽金色;雌鸟似雄鸟但黄色区域较小。虹膜褐色;嘴粉红,嘴基偏蓝;脚橘黄。高亢的金属般哨音及似铃声的叫声。结小群活动于林冠层。每年数百只在我国市场出售。 椋鸟科
椋鸟科

长冠八哥Leucopsar rothschildi 椋鸟科
椋鸟科

金冠树八哥Ampeliceps coronatus
八哥属Acridotheres 有10种: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爪哇八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淡腹八哥Acridotheres cinereus、白领八哥Acridotheres albocinctus、灰背八哥Acridotheres ginginianus、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红嘴椋鸟Acridotheres burmannicus、黑翅椋鸟Acridotheres melanopterus。额羽甚多,形特延长而竖立,与头顶尖长羽毛形成巾帻;头侧或完全披羽,或局部裸出。两性相似。我国有5种: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领八哥Acridotheres albocinctus、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红嘴椋鸟Acridotheres burmannicus。 八哥(普通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是我国南方常见鸟类,自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和海南省均有分布。原仅分布于我国南部及印度支那半岛,是典型的东洋界鸟类,但非法鸟类贸易使八哥迅速扩散,现在在菲律宾及婆罗洲有引入种群,而在淮河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八哥也逐渐成为常见的留鸟。通体黑色,体长约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黄色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尾羽具有白色端。在村寨、田野、山林边缘的灌丛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喜群居,常数十成群栖息于大树上。杂食性,常尾随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来的蚯蚓、蝗虫、蝼蛄等;也在树上啄食榕果、乌桕子、悬钩子等。繁殖期4~7月,每年可繁殖2次。在树洞或建筑物的裂缝中营巢,有时也利用喜鹊、椋鸟等的旧巢;巢浅盂状,用稻草、树叶、羽毛等堆成。每窝产卵4枚。卵浅蓝色。为常见笼鸟,性温顺易驯,又能模仿人言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声。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原产于印度,但现已被引进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为了降低农作区害虫的族群数量,但由于其适应性强,对当地鸟类及其它哺乳动物造成威胁,成为入侵物种。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分布于印度阿萨姆、东亚、东南亚、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经引种)、爪哇及巴厘岛。亚种grandis为罕见留鸟,我国见于云南西部及南部和广西西南部。体长约26厘米,体羽深灰而近黑,仅初级飞羽具明显的白色斑块,飞行时尤显,臀及尾端白色;略具冠羽。与八哥的区别在尾端白色较宽,嘴全黄色而臀白;亚成鸟褐色较重。虹膜-橘黄;嘴-橘黄;脚-黄色。发出吱吱的沙哑叫声,哨音及卷舌音,有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结成小至大群生活,取食多在地面,于开阔的多草地及稻田。常停栖于家养动物身上或周围,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椋鸟科
椋鸟科

八哥(普通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椋鸟科
椋鸟科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 椋鸟科
椋鸟科

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 椋鸟科
椋鸟科

黑翅椋鸟Acridotheres melanopterus 斑椋鸟属Gracupica 曾经归于椋鸟属Sturnus,仅2种:黑领椋鸟Gracupica nigricollis和斑椋鸟Gracupica contra。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留鸟。常在村落附近的树林、草地、田野间集小群活动,觅食蚯蚓、蝇蛆、甲虫和浆果。4~6月繁殖,在树冠上做巢。雄鸟在繁殖鸣期间的鸣叫声欢快响亮。因善于鸣叫,有人将它作为观赏鸟饲养。 椋鸟科
椋鸟科

黑领椋鸟Gracupica nigricollis 椋鸟科
椋鸟科

斑椋鸟Gracupica contra 椋鸟属Sturnus 有10种:北椋鸟Sturnus sturninus、紫背椋鸟Sturnus philippensis、灰背椋鸟Sturnus sinensis、灰头椋鸟Sturnus malabaricus、白头椋鸟Sturnus erythropygia、白脸椋鸟Sturnus albofrontata、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紫翅椋鸟(普通椋鸟、欧洲八哥)Sturnus vulgaris、纯色椋鸟Sturnus unicolor。其中前6种可独立为Sturnia属。我国分布有7种。北椋鸟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我国见于东部大部地区。紫背椋鸟繁殖于日本的Kuril岛,冬季迁徙经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至菲律宾及婆罗洲。灰背椋鸟繁殖于我国南方及越南北部,冬季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及婆罗洲。灰头椋鸟分布于印度、缅甸和我国南方。丝光椋鸟在我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为留鸟,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灰椋鸟分布于西伯利亚、中国、日本、越南北部及缅甸北部、菲律宾。紫翅椋鸟(普通椋鸟、欧洲八哥)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我国的西南地区,为本属最常见者,现已引入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南部。 椋鸟科
椋鸟科

北椋鸟Sturnus sturninus 椋鸟科
椋鸟科

紫背椋鸟Sturnus philippensis 椋鸟科
椋鸟科

灰背椋鸟Sturnus sinensis 椋鸟科
椋鸟科

灰头椋鸟Sturnus malabaricus 椋鸟科
椋鸟科

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 椋鸟科
椋鸟科

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 椋鸟科
椋鸟科

紫翅椋鸟(普通椋鸟、欧洲八哥)Sturnus vulgaris 椋鸟科
椋鸟科

纯色椋鸟Sturnus unicolor 黑冠椋鸟属Temenuchus 仅1种,即黑冠椋鸟Temenuchus pagodarum。体长约21厘米。分布于印度和我国西南地区,偶见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常见于印度城镇、村庄及铁路沿线,群鸟共栖。 粉红椋鸟属Pastor 仅1种,即粉红椋鸟Pastor roseus。体长约22厘米。繁殖雄鸟亮黑,背、胸及两胁粉红;雌鸟图纹相似但较黯淡。幼鸟上体皮黄,两翼及尾褐色,下体色浅,嘴黄色。分布于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越冬至印度;迷鸟至泰国。我国常见留鸟于西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及西藏西部;迷鸟有至上海及香港。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追随家畜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椋鸟科
椋鸟科

黑冠椋鸟Temenuchus pagodarum 椋鸟科
椋鸟科

粉红椋鸟Pastor roseus 丽辉椋鸟属Lamprotornis 有21种,分布于非洲。体羽具金属光泽。常结群在地面觅食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果实及种子。 椋鸟科
椋鸟科

红肩辉椋鸟Lamprotornis nitens 椋鸟科
椋鸟科

栗头丽椋鸟Lamprotornis superbus 栗翅椋鸟属Onychognathus 有11种,分布于非洲。次级飞羽为栗红色,故名。 牛椋鸟属Lamprotornis 仅2种:红嘴牛椋鸟Buphagus erythrorhynchus和黄嘴牛椋鸟Buphagus africanus。分布于非洲。常栖息于大型食草动物体上啄食寄生虫。 椋鸟科
椋鸟科

栗翅椋鸟Onychognathus morio 椋鸟科
椋鸟科

红嘴牛椋鸟Buphagus erythrorhynchus

椋鸟科鸟类大全

辉椋鸟属椋鸟科:辉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plonis椋鸟科:树八哥属

学名:Mino
王椋鸟属椋鸟科:王椋鸟属

学名:Basilornis
秃椋鸟属椋鸟科:秃椋鸟属

学名:Sarcops
白颈鹊椋鸟属椋鸟科:白颈鹊椋鸟属

学名:Streptocitta
火眉红椋鸟属椋鸟科:火眉红椋鸟属

学名:Enodes
雀嘴八哥属椋鸟科:雀嘴八哥属

学名:Scissirostrum椋鸟科:斑翅椋鸟属

学名:Saroglossa
金冠树八哥属椋鸟科:金冠树八哥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mpeliceps
鹩哥属椋鸟科:鹩哥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Gracula
八哥属椋鸟科:八哥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cridotheres
丝光椋鸟属椋鸟科:丝光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Spodiopsar
斑椋鸟属椋鸟科:斑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Gracupica
北椋鸟属椋鸟科:北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gropsar
亚洲椋鸟属椋鸟科:亚洲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Sturnia
白脸椋鸟属椋鸟科:白脸椋鸟属

学名:Sturnornis
长冠八哥属椋鸟科:长冠八哥属

学名:Leucopsar
留尼汪椋鸟属椋鸟科:留尼汪椋鸟属

学名:Fregilupus
罗迪椋鸟属椋鸟科:罗迪椋鸟属

学名:Necropsar
粉红椋鸟属椋鸟科:粉红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Pastor
椋鸟属椋鸟科: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Sturnus椋鸟科:肉垂椋鸟属

学名:Creatophora
黑腹辉椋鸟属椋鸟科:黑腹辉椋鸟属

学名:Notopholia椋鸟科:紫头辉椋鸟属

学名:Hylopsar
丽辉椋鸟属椋鸟科:丽辉椋鸟属

学名:Lamprotornis椋鸟科:马岛八哥属

学名:Hartlaubius
白腹紫椋鸟属椋鸟科:白腹紫椋鸟属

学名:Cinnyricinclus
栗翅椋鸟属椋鸟科:栗翅椋鸟属

学名:Onychognathus椋鸟科:狭尾椋鸟属

学名:Poeoptera椋鸟科:白领椋鸟属

学名:Grafisia椋鸟科:鹊椋鸟属

学名:Speculipastor椋鸟科:白翅噪椋鸟属

学名:Neocichla
纹旋木雀属椋鸟科:纹旋木雀属

学名:Rhabdornis

本文Hash:17266877329cfcefd6147ee7723a1680e7420363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