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腰太阳鸟

导读: 黄腰太阳鸟Crimson Sunbird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知 识Knowledge 黄腰太阳鸟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动物百科小编❦₯㎕ζั͡✾✎﹏猴子给大家整理了黄腰太阳鸟的资料,包括黄腰太阳鸟的图片资料、黄腰太阳鸟的形态特征、黄腰太阳鸟的生活习性、黄腰太阳鸟的品种和种类、黄腰太阳鸟的寿命等与黄腰太阳鸟相关的详细信息。

黄腰太阳鸟Crimson Sunbird

黄腰太阳鸟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太阳鸟科 Nectariniidae
属: 太阳鸟属 Aethopyga
种: 黄腰太阳鸟 A. siparaja
        (Raffles, 1822)
分布:亚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黄腰太阳鸟(拼音:huáng yāo tài yáng niǎo);
英文名:Crimson Sunbird;
学名: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身材细小,长约11厘米。分布于印度、孟加拉至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多生活于海拔约18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或村边开阔的小树林中。主食花蜜,也吃昆虫。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东南亚阔叶林主食花蜜雄雌异形红色

体长: 11厘米

身高:

体重:

生命:

食性: 主食花蜜

繁殖:

习性: 栖息于林中

分布: 亚洲

黄腰太阳鸟

雄性黄腹花蜜鸟

黄腰太阳鸟

雌性黄腹花蜜鸟

黄腰太阳鸟

黄腹花蜜鸟喂养雏鸟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黄腰太阳鸟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知 识Knowledge

黄腰太阳鸟学名:Aethopyga siparaja,由英国政治家-托马斯·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于1822年命名。

黄腰太阳鸟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crimson sunbird (Aethopyga siparaja) is a species of bird in the sunbird family which feed largely on nectar, although they will also take insects, especially when feeding young. Flight is fast and direct on their short wings. Most species can take nectar by hovering like a hummingbird, but usually perch to feed most of the time.
Crimson sunbird is a resident breeder in tropical southern Asia from India to Indonesia. Two eggs or three eggs are laid in a suspended nest in a tree. This species occurs in forest and cultivation.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动物百科小编银 小猫╮给大家整理了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的档案资料,包括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的图片、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所属门、纲、目、科及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描述介绍、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标本等与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相关的详细信息。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档案信息

物种名:黄腰太阳鸟

拉丁名:Aethopyga siparaj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太阳鸟科 Nectariniidae

资源编码:21131113178

描述:雄性成鸟:额、前头金属绿;后头灰褐色;头和颈的两侧、肩间、背以及中、小覆羽暗红;腰鲜黄色;尾上覆羽和尾羽表面概绿而具金属光泽;尾羽隐蔽部分黑褐;飞羽、初级覆羽及大覆羽暗褐,具橄榄黄羽缘;髭纹翠绿,有金属反光;自颏至胸洋红色;余下体灰橄榄或灰色染以黄色至橄榄绿黄色,翅下覆羽白而微缀黄色。 雌性成鸟:整个上体灰褐而渲染以橄榄绿;冠部羽基灰褐;腰多缀以绿黄色;尾羽暗褐,外缘以橄榄黄;外侧3对尾羽具浅色先端;下体灰色沾淡橄榄黄;有的标本喉及两胁较腹部少沾黄色。 雄性幼鸟:上体橄榄绿;尾羽黑褐而具橄榄黄羽缘,外侧3对尾羽内侧羽片先端白色;翅暗褐,外缘橄榄黄;头侧沾浅绿黄色;颏、喉中央朱红;其余下体灰而微染绿黄色。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平台号:2111CX001200000601

标本号:BJFCAV20160104

标本馆:BJFC

国家:中国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采集地:北京市

产地1:BJ

产地2:北京市

采集人:采集队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黄腰太阳鸟 Aethopyga siparaja

平台号:2111C0002200002787

标本号:33613

标本馆:IO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云南省

产地1:Y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黄腰太阳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亚种分化、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黄腰太阳鸟的图片

黄腰太阳鸟(学名:Aethopyga siparaja,英文名:Crimson Sunbird)属太阳鸟科太阳鸟属。小型鸟类。性活泼,行动极为灵巧、敏捷。所食昆虫,多数是农业害虫,是有益鸟类。分布于印度、孟加拉至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多生活于海拔约18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或村边开阔的小树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黄腰太阳鸟是新加坡的国鸟。

中文学名:黄腰太阳鸟

拉丁学名:Aethopyga siparaja

英文俗名:Crimson Sunbird

命名作者:Raffles, 182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

中文属名:太阳鸟属(Aethopyg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also Sulawesi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9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红色

次要羽色:绿色

外形特征

黄腰太阳鸟:形态特征图
黄腰太阳鸟:形态特征图

体型中等(13厘米,包括尾长)的亮红色(仅雄鸟)太阳鸟。腹部深灰。雌鸟暗橄榄绿色,两翼和尾不沾红色。亚种tonkinensis及owstoni的中央尾羽无延长。

虹膜-色深;嘴-近黑;脚-偏蓝。

叫声:轻柔的seeseep-seeseep。3~6个清晰音节的轻快鸣声tsip-it-tsip-it-sit。

黄腰太阳鸟:雄鸟
黄腰太阳鸟:雄鸟
黄腰太阳鸟:雌鸟
黄腰太阳鸟:雌鸟
黄腰太阳鸟:雄鸟幼鸟
黄腰太阳鸟:雄鸟幼鸟
黄腰太阳鸟:雄鸟幼鸟
黄腰太阳鸟:雄鸟幼鸟

生活习性

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单独或成对光顾种植园及森林边缘的刺桐(Erythrina)丛及类似的花期树木。喜在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或村边开阔的小树林间活动。性活泼,在乔木上层花丛枝叶间穿梭跳跃。食物主要是花蜜、甲壳虫、寄生蜂、双翅目昆虫、蚂蚁、小蜘蛛等。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小群。

喜欢在林缘和疏林地带乔木上以及花丛与枝叶间活动和觅食,也在灌丛枝叶间攀爬,时而紧紧地抓住花枝,迅速地将嘴像蜜蜂一样伸入一花朵,然后又伸到另一花朵,时而又在花朵前翱翔,或快速飞开又飞回,也能在叶表下面啄食昆虫。性活泼,行动极为灵巧、敏捷。

亚种分化

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云南亚种Aethopyga siparaja seheriae,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潞西、永平、西南部永德、耿马、镇康、沧源、双江、孟连、南部元江、思茅、西双版纳、绿春、金平、东南部勐腊和中部景东等地;

黄腰太阳鸟滇东亚种Aethopyga siparaja tonkinensis,国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河口、广西南宁;

黄腰太阳鸟广东亚种Aethogpyga siparaja owstoni,仅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

生长繁殖

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繁殖期4-7月。营巢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或灌木上。巢呈梨形,悬吊于细的侧枝末梢,尤其是伸到河流等水源上空的细枝末梢。由细的须根、苔藓、草茎、木棉绒以及毛虫排泄物等材料构成。

每窝产卵2-3枚。卵乳白色、白色或灰色,被有紫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在钝端形成一圈或成帽状,也有少数被有淡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4.3-16.3mm×11.2-12.0mm。

地理分布

黄腰太阳鸟:地理分布图
黄腰太阳鸟: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南方、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马来半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viridicauda为留鸟于云南西部及南部;tonkinensis见于云南东南部(金屏);owstoni局限于广东南部硇洲岛。常见的低地留鸟,高可至海拔900米。

保护现状

黄腰太阳鸟
黄腰太阳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369a113d772c60dbf706f9b8b4b9be1f677296b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布布狗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